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正壬醇的合成进展 | 第12-13页 |
1.3 氢甲酰化反应概述 | 第13-23页 |
1.3.1 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 第15-17页 |
1.3.2 高碳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 | 第17-23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49页 |
2.1 试剂的来源和规格 | 第25-29页 |
2.2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及分析方法 | 第29-31页 |
2.2.1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 第29页 |
2.2.2 原料和产物的主要检测方法 | 第29-31页 |
2.3 混合辛烯的制备 | 第31页 |
2.4 正壬醛的制备 | 第31-38页 |
2.4.1 三齿亚膦酰胺配体的合成 | 第32-34页 |
2.4.2 铑/三齿亚膦酰胺催化体系用于正壬醛的合成 | 第34-35页 |
2.4.3 双齿亚膦酸酯配体的合成 | 第35-37页 |
2.4.4 铑/双齿亚膦酸酯催化体系用于正壬醛的合成 | 第37页 |
2.4.5 铑/三苯基膦催化体系用于正壬醛的合成 | 第37-38页 |
2.5 正壬醇的合成 | 第38-40页 |
2.5.1 氢化金属化合物还原 | 第38-39页 |
2.5.2 均相氢转移还原 | 第39-40页 |
2.5.3 催化氢化 | 第40页 |
2.6 壬醇的精馏 | 第40页 |
2.7 实验室制备的产物的表征 | 第40-49页 |
2.7.1 混合辛烯的表征 | 第40-42页 |
2.7.2 三齿亚膦酰胺配体的结构表征 | 第42-44页 |
2.7.3 双齿亚膦酸酯配体的结构表征 | 第44-46页 |
2.7.4 最终产物正壬醇的结构表征 | 第46-4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9-83页 |
3.1 正壬醛的合成 | 第49-67页 |
3.1.1 均相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机理 | 第49-52页 |
3.1.2 铑/三齿亚膦酰胺催化体系最佳工艺条件的探讨 | 第52-56页 |
3.1.3 铑/双齿亚膦酸酯催化体系最佳工艺条件的探讨 | 第56-59页 |
3.1.4 铑/三苯基膦催化体系最佳工艺条件的探讨 | 第59-63页 |
3.1.5 三种催化剂的套用研究 | 第63-64页 |
3.1.6 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对比 | 第64-67页 |
3.2 正壬醇的合成 | 第67-83页 |
3.2.1 氢化金属化合物还原 | 第67-73页 |
3.2.2 均相氢转移还原 | 第73-78页 |
3.2.3 催化氢化还原 | 第78-82页 |
3.2.4 最终还原方法的确定 | 第82-83页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3-85页 |
4.1 结论 | 第83页 |
4.2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