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三权分置”:我国农用地流转的新突破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9-14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第14-16页
第二章 农用地流转的理论界说第16-24页
    第一节 农地流转的理论基础第16-22页
        一、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第16-17页
        二、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第17-19页
        三、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第19页
        四、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第19-20页
        五、西方经济学的现代产权理论第20-22页
    第二节 农用地流转的概念界定第22-24页
第三章 我国农用地流转的历史与现状第24-36页
    第一节 我国农用地流转的历史回顾第24-26页
        一、从农用地自由流转到无权农用地流转(1949-1977)第24-25页
        二、从严格限制农用地流转到不禁止农用地流转(1978-1993)第25页
        三、从承认农用地流转到鼓励农用地流转(1993至今)第25-26页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用地流转的主要类型第26-29页
    第三节 当前我国农用地流转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一、农民权益受损第29-30页
        二、流转不规范第30页
        三、流转障碍多第30-31页
        四、市场化程度低第31-32页
    第四节 阻碍我国农用地流转的原因第32-36页
        一、农用地产权制度缺陷第32-34页
        二、农用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完善第34-35页
        三、农用地流转相关法律缺失第35-36页
第四章 “三权分置”与农用地流转第36-40页
    第一节 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转变第36页
    第二节 “三权分置”的基本内容第36-37页
    第三节 “三权分置”对农用地流转的促进作用第37-40页
第五章 “三权分置”下的农用地流转的思考第40-46页
    第一节 农用地流转的目标、原则第40-42页
    第二节 关于适度规模经营的推广第42-44页
    第三节 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第44-46页
第六章 发达国家农用地流转的经验启示第46-55页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用地流转的经验和特点第46-52页
    第二节 对我国促进农用地流转的启示第52-55页
第七章 促进我国农用地流转的配套措施第55-65页
    第一节 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第55-56页
    第二节 完善土地管理中的执法主体和执法依据第56-57页
    第三节 建立“传统农民身份”退出制度和“职业化农民”进入制度第57-58页
    第四节 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第58-60页
    第五节 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60-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日报“爱新闻”网校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我国民营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