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3D打印技术概述 | 第7-14页 |
1.1 3D打印技术及特征 | 第7-9页 |
1.1.1 3D打印技术 | 第7-8页 |
1.1.2 3D打印技术特征及对制造业的作用 | 第8-9页 |
1.2 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9-14页 |
1.2.1 3D打印技术国外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2 3D打印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 第10页 |
1.2.3 发展趋势 | 第10-14页 |
第2章 3D打印中的著作权法律客体 | 第14-21页 |
2.1 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的认定 | 第14-15页 |
2.2 作品“独创性”的认定标准 | 第15-17页 |
2.3 3D打印中的著作权定性及涉及的问题 | 第17-21页 |
2.3.1 3D打印数字模型的著作权定性 | 第17-19页 |
2.3.2 3D打印物涉及的著作权定性 | 第19-21页 |
第3章 3D打印在我国法律适用中的难题及相关侵权问题 | 第21-28页 |
3.1 3D打印在我国法律适用中的难题 | 第21-24页 |
3.1.1 3D打印对象区别于传统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 第21-22页 |
3.1.2 3D打印在我国“复制权”适用中的局限 | 第22页 |
3.1.3 3D打印在我国“修改权”适用中的局限 | 第22-23页 |
3.1.4 3D打印在我国合理使用制度中的适用局限 | 第23-24页 |
3.2 3D打印及作品侵权的认定问题 | 第24-28页 |
3.2.1 3D打印中原文档的侵权问题 | 第24-25页 |
3.2.2 3D打印物的侵权问题 | 第25-28页 |
第4章 著作权相关制度之域外考察与启示借鉴 | 第28-33页 |
4.1“实用艺术品”之域外立法考察 | 第28-29页 |
4.2 合理使用制度之域外立法考察 | 第29-30页 |
4.3 版权补偿金制度之域外立法考察 | 第30-31页 |
4.4 域外相关制度及立法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31-33页 |
第5章 3D打印相关著作权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3-40页 |
5.1 将 3D打印数字模型纳入作品范畴 | 第33-34页 |
5.2 完善对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 第34-35页 |
5.3 重新界定复制内涵 | 第35-36页 |
5.4 调整完善合理使用的认定标准 | 第36-38页 |
5.5 引入版权补偿金制度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