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多通道无线低功耗双向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创新点第5-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引言第13-25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3-16页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6-22页
        1.2.1 可穿戴脑电信号采集系统研究发展和现状第16-19页
        1.2.2 可穿戴肌肉信号采集系统研究发展和现状第19-20页
        1.2.3 侵入式脑电信号采集系统研究发展和现状第20-22页
    1.3 论文的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第22-25页
第2章 可穿戴脑机接口系统设计实现第25-40页
    2.1 模块化系统结构第25-32页
    2.2 可穿戴脑机接口系统传感器电极第32-35页
        2.2.1 非侵入式传感器电极分类第33-34页
        2.2.2 阻抗第34-35页
    2.3 数据采集模块第35-36页
    2.4 无线通信模块和微处理器单元第36-39页
    2.5 可穿戴脑机接口系统功耗分析第39-40页
第3章 侵入式双向脑机接口系统设计实现第40-57页
    3.1 侵入式双向脑机接口系统设计指标第40-47页
        3.1.1 生物相容性第40-41页
        3.1.2 侵入式脑机接口传感器电极第41-42页
        3.1.3 信号采集模块第42-43页
        3.1.4 供电方式第43-44页
        3.1.5 功率消耗第44-45页
        3.1.6 热设计管理第45-47页
    3.2 侵入式脑机接口设计实现第47-56页
        3.2.1 生物相容性第48页
        3.2.2 传感器电极第48-51页
        3.2.3 数据采集模块第51页
        3.2.4 无线通信模块和微处理器单元第51-53页
        3.2.5 电流激励模块第53页
        3.2.6 无线电力传输第53-56页
    3.3 功耗分析第56-57页
第4章 脑机接口系统相关算法分析第57-68页
    4.1 基于α节律活动检测的持续同源性算法分析第57-61页
        4.1.1 持续同源性第57-59页
        4.1.2 嵌入延迟和点云构建第59页
        4.1.3 选择时间延迟参数第59页
        4.1.4 点云集合的二次采样第59-60页
        4.1.5 常见的注意力检测特征第60-61页
    4.2 非侵入式肌电信号在手势识别和肌肉疲劳检测领域的应用第61-66页
        4.2.1 肌电信号在手腕及前臂动作识别中的特征提取第61页
        4.2.2 肌电信号在肌肉疲劳检测中的应用第61-66页
    4.3 基于局部场电位的时频分析法第66-68页
        4.3.1 生物信号预处理第66页
        4.3.2 多维生物信号的时频分析第66-68页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第68-103页
    5.1 标准台架实验结果第68-92页
        5.1.1 无线通信模块性能分析第68-69页
        5.1.2 运动传感器结果分析第69-72页
        5.1.3 可穿戴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结果分析第72-80页
        5.1.4 可穿戴脑电信号采集系统第80-88页
        5.1.5 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第88-92页
    5.2 生物体内实验结果分析第92-97页
    5.3 系统功耗分析第97-99页
        5.3.1 可穿戴脑机接口系统功耗分析第97-98页
        5.3.2 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功耗分析第98-99页
    5.4 系统性能比较第99-10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03-106页
    6.1 总结第103-104页
    6.2 展望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20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20-121页
    一. 已发表的论文第120页
    二. 会议报告第120-121页
致谢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动态GNSS接收系统压制性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分米级可见光遥感图像特定目标的在线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