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引言 | 第13-18页 |
(一) 研究背景与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7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 本论文的创新性 | 第17页 |
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 第18-26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第18-20页 |
1. 思想政治教育是艺术类高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 第18-19页 |
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适应高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 第19页 |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需要 | 第19-20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 第20-22页 |
1. 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 第20-21页 |
2. 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有效探索 | 第21-22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22-26页 |
1. 重形式轻内容 | 第22页 |
2. 重共性轻个性 | 第22-23页 |
3. 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作用有待发挥 | 第23-24页 |
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 第24-26页 |
二、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基本情况 | 第26-34页 |
(一) 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1. 学生生源日益复杂多样 | 第26-27页 |
2. 培养类型不同且学生年龄差异较大 | 第27-28页 |
3. 学生个性鲜明 | 第28页 |
(二) 思想政治面貌总体良好 | 第28-30页 |
1. 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 第28-29页 |
2. 政治认知基本正确及政治观良好 | 第29页 |
3. 崇尚公平正义 | 第29-30页 |
4. 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 第30页 |
(三) 艺术类高职学生思想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1. 重专业轻文化使文化基础薄弱 | 第30-31页 |
2. 理想信念淡薄使过于追求现实 | 第31-32页 |
3. 自我约束力差使缺乏自律意识 | 第32-33页 |
4. 独立观念强使合作意识较差 | 第33页 |
5. 追求个人利益使集体意识薄弱 | 第33-34页 |
三、艺术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41页 |
(一) 经济快速发展使思想碰撞激烈 | 第34-35页 |
(二)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使学生沉迷网络世界 | 第35页 |
(三) 忽视个体差异使管理模式落后 | 第35-37页 |
(四) 教师队伍不稳定使缺乏教学创新 | 第37-38页 |
(五) 家庭背景多样使学生自我意识强烈 | 第38-40页 |
(六) 文化课基础薄弱使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 第40-41页 |
四、加强艺术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41-48页 |
(一) 发挥“两课”教育的引导作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 第41-44页 |
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教学 | 第41页 |
2. 丰富“两课”教学形式 | 第41-42页 |
3. 发挥“两课”教师的自身魅力 | 第42-43页 |
4. 提升教师基本素质 | 第43页 |
5. 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 | 第43-44页 |
(二)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来强化集体观念 | 第44-45页 |
1. 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活动 | 第44-45页 |
2. 丰富校外实践 | 第45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 第45-47页 |
(四) 利用网络加强艺术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一 | 第51-53页 |
附录二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