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3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2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1.3 国内外地面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 第21-31页 |
1.3.1 塑料地膜覆盖技术研究与应用 | 第21-26页 |
1.3.2 秸秆覆盖技术研究与应用 | 第26-29页 |
1.3.3 可降解农膜覆盖技术研究与应用 | 第29-31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44页 |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第33-35页 |
2.2 试验期间旱涝概况 | 第35-36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36-38页 |
2.3.1 半干旱区不同季节塑料地膜覆盖试验 | 第36页 |
2.3.2 半干旱区不同材料覆盖试验 | 第36-37页 |
2.3.3 半干旱区沟垄轮换抗旱播种试验 | 第37-38页 |
2.3.4 半湿润区不同覆盖种植方式试验 | 第38页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8-43页 |
2.4.1 土壤水分的测定 | 第38页 |
2.4.2 土壤温度的测定 | 第38-39页 |
2.4.3 玉米生长发育指标及产量的测定 | 第39页 |
2.4.4 农田蒸发量 | 第39页 |
2.4.5 水分利用效率 | 第39-40页 |
2.4.6 休闲期储水效率 | 第40页 |
2.4.7 季末供水能力 | 第40页 |
2.4.8 耗水系数 | 第40页 |
2.4.9 土壤耗水量及土壤水分消耗程度 | 第40页 |
2.4.10 降雨潜在利用效率 | 第40-41页 |
2.4.11 土壤养分的测定 | 第41页 |
2.4.12 植物氮素养分的测定 | 第41页 |
2.4.13 植物氮素累积、氮利用效率、氮收获指数计算 | 第41-42页 |
2.4.14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计算 | 第42-43页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半干旱区不同季节塑料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44-56页 |
3.1 不同季节塑料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 不同季节塑料地膜覆盖对农田蒸发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 不同季节塑料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及生育进程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 不同季节塑料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9-52页 |
3.5 不同季节塑料地膜覆盖对降雨潜在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3.6 不同季节塑料地膜覆盖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3.7 讨论 | 第54-55页 |
3.8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半干旱区不同材料覆盖对农田土壤环境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56-104页 |
4.1 不同水分条件下休闲期覆盖对播前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56-58页 |
4.2 不同材料覆盖下雨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 第58-60页 |
4.3 不同材料覆盖下土壤水分利用与调控与特征 | 第60-66页 |
4.3.1 不同材料覆盖下休闲期储水效率 | 第60-61页 |
4.3.2 玉米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规律 | 第61-64页 |
4.3.3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消耗量 | 第64-65页 |
4.3.4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 | 第65-66页 |
4.4 不同材料覆盖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 | 第66-70页 |
4.4.1 不同材料覆盖处理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回归方程的构建与分析 | 第66-68页 |
4.4.2 不同材料覆盖处理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回归等值线图分析 | 第68-70页 |
4.5 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70-77页 |
4.5.1 玉米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 第70-72页 |
4.5.2 玉米生育期土壤积温 | 第72-73页 |
4.5.3 日间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及变异系数 | 第73-75页 |
4.5.4 土壤温度梯度变化规律 | 第75-77页 |
4.6 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77-82页 |
4.6.1 速效土壤养分 | 第77-80页 |
4.6.2 土壤有机质 | 第80页 |
4.6.3 全效土壤养分 | 第80-82页 |
4.7 不同材料覆盖对玉米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 | 第82-90页 |
4.7.1 玉米出苗率及生育进程 | 第82-84页 |
4.7.2 株高 | 第84页 |
4.7.3 叶面积 | 第84-85页 |
4.7.4 茎粗 | 第85页 |
4.7.5 干物质累积 | 第85-86页 |
4.7.6 干物质累积Logistic模型及其特征值 | 第86-87页 |
4.7.7 玉米植物氮素及运移规律 | 第87-89页 |
4.7.8 玉米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第89-90页 |
4.8 不同材料覆盖对农田蒸发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90-93页 |
4.8.1 农田蒸发量 | 第90-91页 |
4.8.2 水分利用效率 | 第91-92页 |
4.8.3 季末土壤供水能力与耗水系数 | 第92-93页 |
4.9 不同材料覆盖对玉米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93-94页 |
4.10讨论 | 第94-100页 |
4.10.1 土壤水分 | 第94-96页 |
4.10.2 土壤温度 | 第96-97页 |
4.10.3 土壤养分 | 第97-99页 |
4.10.4 玉米生长发育 | 第99页 |
4.10.5 玉米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第99-100页 |
4.11 小结 | 第100-104页 |
4.11.1 土壤水分 | 第100-101页 |
4.11.2 土壤温度 | 第101-102页 |
4.11.3 土壤养分 | 第102页 |
4.11.4 玉米生长发育 | 第102-104页 |
第五章 半干旱区沟垄轮换抗旱播种技术研究 | 第104-114页 |
5.1 沟垄集雨种植不同位置雨后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 第104-105页 |
5.2 沟垄集雨种植休闲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 第105-107页 |
5.3 沟垄轮换对播前耕层土壤水分影响 | 第107-108页 |
5.4 沟垄轮换对生育期土壤水分影响 | 第108-109页 |
5.5 沟垄轮换对土壤温度及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5.6 沟垄轮换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5.7 讨论 | 第112-113页 |
5.8 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六章 半湿润区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土壤水温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14-123页 |
6.1 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6.1.1 休闲期雨水贮存效率 | 第114-115页 |
6.1.2 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 第115-116页 |
6.2 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土壤温度及生育进程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6.3 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17-119页 |
6.4 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6.5 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水分利用效率及耗水系数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6.6 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玉米生产效益的影响 | 第121页 |
6.7 讨论 | 第121-122页 |
6.8 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23-124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124页 |
7.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作者简介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