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20-30页 |
1.1 脒基及氮杂烯丙基金属化合物 | 第21-23页 |
1.1.1 脒基和氮杂烯丙基的性质 | 第21-22页 |
1.1.2 脒基及氮杂烯丙基的配位模式 | 第22页 |
1.1.3 脒基、氮杂烯丙基及其金属化合物的制备 | 第22-23页 |
1.2 脒基、氮杂烯丙基金属化合物的发展 | 第23-27页 |
1.2.1 单脒基配体及其金属化合物 | 第23-25页 |
1.2.2 双脒基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 | 第25-27页 |
1.2.3 氮杂烯丙基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 | 第27页 |
1.3 脒基及氮杂烯丙基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应用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单脒配体及其镍镍锆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0-42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1.1 研究背景 | 第30页 |
2.1.2 设计思路 | 第30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0-38页 |
2.2.1 化合物2a-2d的合成 | 第30-32页 |
2.2.2 研究讨论 | 第32-33页 |
2.2.3 化合物{[(CH_3)_3C]CN(Ph)N[P(Ph)_2O]}_2ZrCl_4(2a)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2.2.4 化合物[(C_4H_9)HNC(Ph)NH_2]_2[ZrCl_6]_2(CH_2Cl_2)(2b)的晶体结构 | 第34-36页 |
2.2.5 化合物[(C_6H_(11))NC(Ph)N]~+Cl~-(2c)晶体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2.2.6 化合物[(C_6H_(11))NC(Ph)N]_4Ni_2(2d)晶体结构分析 | 第37-38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8-42页 |
第三章 基于等电子脒基、氮杂烯丙基新型配体的合成与比较 | 第42-54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1.1 研究背景 | 第42页 |
3.1.2 设计思路 | 第42页 |
3.2 结果及讨论 | 第42-50页 |
3.2.1 化合物3a-3e的合成 | 第42-44页 |
3.2.2 研究讨论 | 第44-46页 |
3.2.3 化合物3b晶体结构分析 | 第46-47页 |
3.2.4 化合物3c晶体结构分析 | 第47-48页 |
3.2.5 化合物3d晶体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3.2.6 化合物3e晶体结构分析 | 第49-50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50-54页 |
第四章 等电子硅桥联双脒及硅桥联氮杂烯丙基金属化合物合成及结构研究 | 第54-76页 |
4.1 引言 | 第54-55页 |
4.1.1 研究背景 | 第54-55页 |
4.1.2 设计思路 | 第5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5-70页 |
4.2.1 化合物4a-4g的合成 | 第55-57页 |
4.2.2 研究讨论 | 第57-60页 |
4.2.3 化合物{[(2,6-Me_2Ph)NC(Ph)N]_2SiMe_2}ZrCl_2[(2,6-Me_2Ph)NC(Ph)N](4b)晶体结构分析 | 第60-62页 |
4.2.4 化合物{[(2,6-Me_2Ph)NC(Ph)N]_2SiMe_2}_2Cu_4(4c)晶体结构分析 | 第62-64页 |
4.2.5 化合物SiMe_2[(2,6-Me_2(Ph)NC(Ph)C]_2Li_2(THF)_2(4d)晶体结构分析 | 第64-66页 |
4.2.6 化合物SiMe_2[(2,6-Me_2(Ph)NC(Ph)C]_2Ni(4e)晶体结构分析 | 第66-67页 |
4.2.7 化合物{SiMe_2[(2,6-Me_2(Ph)NC(Ph)C]_2}_2Sn_2(4f)晶体结构分析 | 第67-69页 |
4.2.8 化合物SiMe_2[(2,6-Me_2(Ph)NC(Ph)C]_2Cu_4(4g)晶体结构分析 | 第69-70页 |
4.4 实验部分 | 第70-76页 |
第五章 硅桥联双脒基锡和桥联氮杂烯丙基锡与卤素反应 | 第76-88页 |
5.1 引言 | 第76页 |
5.1.1 研究背景 | 第76页 |
5.1.2 设计思路 | 第76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76-84页 |
5.2.1 化合物5a-5e的合成 | 第76-78页 |
5.2.2 研究讨论 | 第78-79页 |
5.2.3 {[(2,6-Me_2Ph)NC(Ph)N]_2SiMe_2}_2Sn_2Cl_1I_3(5b)晶体结构分析 | 第79-80页 |
5.2.4 {[(2,6-Me_2Ph)NC(Ph)N]_2SiMe_2}_2Sn_2Br_2(5c)晶体结构分析 | 第80-82页 |
5.2.5 [(2,6-Me_2Ph)NC(Ph)C]_2SnI_3(5d)晶体结构分析 | 第82-83页 |
5.2.6 [(2,6-Me_2Ph)NC(Ph)C]_2SiMe_2Sn_2Br_6(5e)晶体结构分析 | 第83-84页 |
5.3 实验部分 | 第84-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7-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100-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