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5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5-2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0页 |
| ·电源管理技术与开关电源简介 | 第20-21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研究趋势 | 第21-26页 |
| ·电流保护方法研究 | 第24-26页 |
| ·环路稳定性设计 | 第26页 |
|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6-30页 |
| 第二章 DC-DC转换器基本理论 | 第30-44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降压型DC-DC转换器工作原理 | 第30-34页 |
| ·升压型DC-DC转换器工作原理 | 第34-37页 |
| ·DC-DC转换器系统设计考虑 | 第37-43页 |
| ·主要特性指标 | 第37-39页 |
| ·调制方式选取 | 第39-40页 |
| ·控制模式选取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降压型DC-DC转换器稳定性研究 | 第44-70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传统电流模式环路补偿方法 | 第44-48页 |
| ·基于自适应零点跟踪的频率补偿方法研究 | 第48-53页 |
| ·电路设计思想 | 第48-49页 |
| ·具体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0-53页 |
| ·结论 | 第53页 |
| ·高精度强驱动能力的驱动电路设计 | 第53-67页 |
| ·传统的驱动电路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54-57页 |
| ·高精度强驱动能力的驱动电路设计 | 第57-64页 |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4-67页 |
| ·结论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 第四章 降压型DC-DC转换器中高精度电流限制方法研究 | 第70-90页 |
| ·引言 | 第70页 |
| ·传统的电流限制方法 | 第70-73页 |
| ·电流采样电路 | 第71-72页 |
| ·逻辑控制电路 | 第72-73页 |
| ·高精度恒流恒压模式降压型DC-DC转换器设计 | 第73-87页 |
| ·电路设计思想 | 第73-74页 |
| ·具体电路设计 | 第74-79页 |
| ·电容倍增技术及双环路稳定性设计 | 第79-83页 |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83-87页 |
| ·结论 | 第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90页 |
| 第五章 降压型DC-DC转换器中短路保护方法研究 | 第90-110页 |
| ·引言 | 第90页 |
| ·传统短路保护方法 | 第90-94页 |
| ·最大电流限制 | 第90-91页 |
| ·短路锁定 | 第91页 |
| ·折返式限流保护 | 第91页 |
| ·Hiccup(打嗝)模式短路保护 | 第91-94页 |
| ·新颖的短路保护方法研究 | 第94-109页 |
| ·基本原理 | 第94-95页 |
| ·具体电路设计 | 第95-105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05-109页 |
| ·结论 | 第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 第六章 升压型DC-DC转换器中电流保护方法研究 | 第110-130页 |
| ·引言 | 第110页 |
| ·高效率低EMI的抗振铃技术 | 第110-121页 |
| ·振铃的形成 | 第110-112页 |
| ·结构新颖的升压型DC-DC转换器 | 第112-118页 |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118-121页 |
| ·结论 | 第121页 |
| ·带有衬底切换的片内软启动技术 | 第121-129页 |
| ·传统升压型DC-DC转换器的不足 | 第122-123页 |
| ·结构新颖的升压型DC-DC转换器 | 第123-126页 |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126-128页 |
| ·结论 | 第128-1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0-134页 |
| ·研究总结 | 第130-131页 |
| ·研究展望 | 第131-1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4-146页 |
| 致谢 | 第146-148页 |
| 作者简介 | 第148-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