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9页 |
一、乡土中国背景下的农村题材小说 | 第9-15页 |
(一) 乡土中国的文化背景 | 第9-12页 |
(二) 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发展流变过程 | 第12-14页 |
小结 | 第14-15页 |
二、柳青农村题材小说的承接性 | 第15-24页 |
(一) “五四”乡土文学的继承与超越 | 第15-17页 |
(二) 延安文艺的建构与实践 | 第17-21页 |
(三) “十七年”文学创作的特殊景观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三、柳青农村题材小说的嬗变性 | 第24-40页 |
(一) 抗战小说中的朴素乡村伦理构架 | 第25-27页 |
(二) 新形势下乡村伦理秩序的重建与合理化 | 第27-33页 |
(三) 意思形态干预下的乡村伦理秩序理想化 | 第33-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3页 |
注释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