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 立题依据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5页 |
·耐性植物铅积累特征 | 第14-15页 |
·植物对铅的耐性机制 | 第15-18页 |
·区隔化作用 | 第15-17页 |
·络合作用 | 第17-18页 |
·根际环境对重金属的响应 | 第18-23页 |
·重金属的存在形态 | 第19-20页 |
·根际土壤pH | 第20-21页 |
·根际土壤水溶性有机质 | 第21-22页 |
·微生物 | 第22-23页 |
·植物稳定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不同铅浓度处理对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铅积累特性的影响 | 第25页 |
·不同铅浓度处理对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耐性特征的影响 | 第25页 |
·不同铅浓度处理对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际特性的影响 | 第25页 |
·不同螯合剂处理对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铅积累的影响 | 第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不同铅浓度处理对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铅积累特性的影响 | 第27-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供试材料 | 第27-28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8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8-29页 |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不同铅处理对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生物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铅处理对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铅积累的影响 | 第30-32页 |
·铅含量 | 第30-31页 |
·铅积累量 | 第31-32页 |
·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 | 第32页 |
·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对铅的稳定修复潜力 | 第32-34页 |
·净化率 | 第32-33页 |
·植株有效数 | 第33-34页 |
3 讨论 | 第34-35页 |
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不同铅浓度处理对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耐性特征的影响 | 第36-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供试材料 | 第36-37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37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7页 |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4页 |
·铅在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中的化学形态分布 | 第37-40页 |
·铅含量 | 第37-39页 |
·分配比例 | 第39-40页 |
·铅在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中的亚细胞分布 | 第40-42页 |
·铅含量 | 第40-41页 |
·分配比例 | 第41-42页 |
·铅处理浓度对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巯基化合物的影响 | 第42-44页 |
·非蛋白巯基 | 第42-43页 |
·谷胱甘肽 | 第43-44页 |
·植物络合素 | 第44页 |
3 讨论 | 第44-48页 |
·铅在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中的化学形态 | 第44-45页 |
·铅在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中的亚细胞分布 | 第45-46页 |
·铅处理浓度对华中蹄盖蕨巯基化合物的影响 | 第46-48页 |
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不同铅浓度处理对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际特性的影响 | 第49-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供试材料 | 第49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49-50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50页 |
·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铅在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际的化学形态分布 | 第51-52页 |
·铅处理对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际pH和DOM的影响 | 第52-53页 |
·铅处理对两种生态型华中蹄盖蕨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4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不同螫合剂处理对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铅积累的影响 | 第58-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供试材料 | 第58-59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59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59-60页 |
·数据处理 | 第6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8页 |
·不同螫合剂处理对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生物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不同螯合剂处理对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铅积累的影响 | 第61-65页 |
·铅含量 | 第61-63页 |
·铅积累量 | 第63-64页 |
·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 | 第64-65页 |
·不同螯合剂处理对土壤铅有效性的影响 | 第65-68页 |
·有效铅含量 | 第65-66页 |
·铅形态 | 第66-68页 |
3 讨论 | 第68-70页 |
·螯合剂对矿山生态型华中蹄盖蕨生长和铅积累的影响 | 第68-69页 |
·螯合剂对土壤铅有效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4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全文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71-74页 |
1 全文主要结论 | 第71-73页 |
2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3-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目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