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国内外文献简要评述 | 第13页 |
|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非正规金融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 ·非正规金融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非正规金融的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 ·金融抑制理论 | 第17-18页 |
| ·金融深化理论 | 第18页 |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20页 |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案例分析——以温州为例 | 第22-32页 |
| ·温州非正规金融形式 | 第22-24页 |
| ·民间借贷 | 第22页 |
| ·合会 | 第22-23页 |
| ·私人钱庄 | 第23-24页 |
| ·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他非正规金融形式 | 第24页 |
| ·温州市经济及产业特点 | 第24-28页 |
| ·经济增长较快,产业结构较好 | 第24-26页 |
| ·中小企业比重大,私营企业数量多 | 第26-27页 |
| ·对外贸易活跃,外向型企业众多 | 第27-28页 |
| ·温州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28-32页 |
| ·积极影响 | 第28-30页 |
| ·消极影响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温州为例 | 第32-43页 |
| ·温州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测度 | 第32-35页 |
| ·测度方法概述 | 第32-34页 |
| ·方法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4页 |
| ·温州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测度 | 第34-35页 |
| ·温州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5-43页 |
| ·模型与指标的选取 | 第35-36页 |
| ·协整关系检验 | 第36-39页 |
| ·误差修正模型(ECM) | 第39-41页 |
|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41-42页 |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推动非正规金融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 ·明确非正规金融法律地位 | 第43页 |
| ·完善非正规金融监管和服务体系 | 第43-45页 |
| ·完善监管体系 | 第44页 |
| ·完善服务体系 | 第44-45页 |
| ·引导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产业政策相协调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