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选题缘由 | 第7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2 手风琴作品的民族化 | 第10-23页 |
·手风琴作品的发展轨迹及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抗日救亡为主要题材的歌咏类伴奏作品 | 第10页 |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歌曲或民族乐器改编为主的独奏作品 | 第10-11页 |
·文革时期以样板戏或革命歌曲改编为主的独奏或重奏作品 | 第11页 |
·80 年代后丰富多样的手风琴作品 | 第11-12页 |
·手风琴作品的创作素材与民族地域文化 | 第12-13页 |
·手风琴作品的创作技法与民族语汇 | 第13-20页 |
·旋律 | 第13-15页 |
·和声 | 第15-17页 |
·节奏 | 第17-18页 |
·调式 | 第18-20页 |
·手风琴作品的时代性、大众性 | 第20-23页 |
3 手风琴演奏的民族化 | 第23-29页 |
·手风琴演奏技法与民族元素的结合 | 第23-27页 |
·手风琴的风箱技法的运用 | 第23-24页 |
·轮指技法 | 第24-25页 |
·“琵琶扫弦”技法 | 第25页 |
·颤音和装饰音技法 | 第25-26页 |
·刮奏及其他演奏技法 | 第26-27页 |
·手风琴的演奏情感与民族文化内涵的结合 | 第27-29页 |
4 手风琴表现形式的民族化 | 第29-33页 |
·手风琴文化的双向发展 | 第29-30页 |
·手风琴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 第30-32页 |
·手风琴传播手段的广泛性 | 第32-33页 |
5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6-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