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以浙江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研究路线第12-14页
   ·研究主要创新点第14-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22页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第15-17页
     ·工业化第15-16页
     ·信息化第16页
     ·城镇化第16-17页
     ·农业现代化第17页
   ·“四化”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关系研究第17-20页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第17-18页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第18页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第18-19页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第19页
     ·“四化”协调发展第19-20页
   ·“四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第20-21页
     ·“四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20-21页
     ·“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第21页
   ·文献述评第21-22页
3“四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第22-34页
   ·“四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2-23页
     ·客观性原则第22页
     ·系统性原则第22页
     ·重点性原则第22-23页
     ·可比性原则第23页
     ·可行性原则第23页
   ·“四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3-28页
     ·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第23-24页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4-28页
   ·“四化”协调发展评价方法及模型第28-34页
     ·“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第28-30页
     ·“四化”协调度模型第30-31页
     ·“四化”协调发展度模型第31-32页
     ·“四化”协调发展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第32-34页
4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第34-67页
   ·数据来源第34页
   ·浙江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第34-43页
     ·工业化发展现状及其特征第34-37页
     ·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其特征第37-39页
     ·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其特征第39-41页
     ·农业现代化化发展现状及其特征第41-43页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第43-52页
     ·浙江省“四化”子系统发展水平测度第43-49页
     ·浙江省“四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第49-50页
     ·浙江省“四化”协调度评价第50-51页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度评价第51-52页
   ·浙江省“四化”空间分异情况第52-62页
     ·浙江省“四化”子系统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情况第53-58页
     ·浙江省“四化”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情况第58-59页
     ·浙江省“四化”协调度空间分异情况第59-61页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度空间分异情况第61-62页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自相关研究第62-65页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全局自相关分析第62-63页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局部自相关分析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5 结论、建议与展望第67-72页
   ·基本结论第67-68页
   ·政策建议第68-70页
     ·大力发展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提高“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第68-69页
     ·发挥空间相关性优势,缩小地区间的“四化”发展差异第69-70页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根廷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民粹主义
下一篇:长三角产业链金融研究--基于经济转型升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