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民粹主义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引言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1-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3-22页 |
| ·以经济增长动力为线索的增长理论简述 | 第13-15页 |
| ·阿根廷经济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 ·早期繁荣的非可持续性 | 第16-17页 |
| ·不利经济增长的制度 | 第17-19页 |
| ·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冲击 | 第19-20页 |
| ·民粹主义造成经济低迷 | 第20-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3 阿根廷民粹主义经济背景 | 第22-33页 |
| ·民粹主义 | 第22-23页 |
| ·民粹主义的定义 | 第22-23页 |
| ·民粹主义指标衡量方法 | 第23页 |
| ·阿根廷民粹主义的兴起 | 第23-26页 |
| ·大规模移民潮 | 第25页 |
| ·高度集中的土地所有权 | 第25页 |
| ·外国资本的独特优势 | 第25-26页 |
| ·反复的阿根廷民粹主义 | 第26-30页 |
| ·第一次民粹主义浪潮 | 第26-27页 |
| ·第二次民粹主义浪潮 | 第27-28页 |
| ·第三次民粹主义浪潮 | 第28-29页 |
| ·第四次民粹主义浪潮 | 第29-30页 |
| ·阿根廷民粹主义经济观察 | 第30-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4 阿根廷民粹主义经济的恶性循环分析 | 第33-48页 |
| ·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33-36页 |
| ·参数设定 | 第33-34页 |
| ·模型构建 | 第34-36页 |
| ·模型的分析 | 第36-40页 |
| ·民粹主义的特征 | 第36-37页 |
| ·民粹主义经济四阶段 | 第37页 |
| ·第四次民粹主义经济的理论解释 | 第37-40页 |
| ·阿根廷民粹主义经济恶性循环 | 第40-48页 |
| ·大规模移民和高城市化率 | 第40-42页 |
| ·贸易与不发达的工业部门 | 第42-45页 |
| ·政府债务与实际工资 | 第45-46页 |
| ·通货膨胀与信贷扩张 | 第46-47页 |
| ·经济恶性循环图 | 第47-48页 |
| 5 实际工资与阿根廷经济低迷的分析 | 第48-52页 |
| ·模型假设和参数设定 | 第49-50页 |
| ·模型假设 | 第49页 |
| ·参数设定 | 第49-50页 |
| ·模型建立 | 第50-51页 |
| ·模型的构建 | 第50页 |
| ·模型求解与结论 | 第50-51页 |
| ·实际工资与经济增长率波动 | 第51-52页 |
| ·实际工资与经济增长率波动趋势 | 第51-52页 |
| ·实证检验 | 第52页 |
| 6 阿根廷经济恶性循环原因 | 第52-58页 |
| ·民粹主义恶性循环理论 | 第53-55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 ·选取结果模型分析 | 第54-55页 |
| ·经济和政治的恶性循环机制 | 第55-57页 |
| ·阿根廷经济面临的挑战 | 第57-58页 |
| 7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附录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