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建筑论文

浙江传统园林掇山置石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古籍文献第11-12页
     ·中国传统园林掇山置石的研究第12-16页
     ·浙江传统园林及掇山置石的研究第16-17页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7-18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18-20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研究框架第18-20页
2 浙江传统园林掇山置石营造概况第20-36页
   ·浙江传统园林掇山置石的历史发展第20-31页
     ·公元前至六朝(公元618年以前)第20-21页
     ·唐代至五代(618-960年)第21-22页
     ·宋元(960-1368年)第22-26页
     ·明清(1368-1912年)第26-30页
     ·民国(1912-1949年)第30-31页
   ·浙江传统园林掇山置石营造的影响因素第31-34页
     ·自然因素第31-33页
     ·政治因素第33页
     ·经济因素第33-34页
     ·文化因素第34页
   ·小结第34-36页
3 浙江传统园林掇山置石遗存调研第36-43页
   ·调研概况第36页
   ·调研成果第36-42页
   ·小结第42-43页
4 浙江传统园林掇山置石石材及叠山名家第43-53页
   ·石材第43-50页
     ·湖石类第44-47页
     ·砂岩类第47-48页
     ·其他第48-50页
   ·叠山名家第50-53页
     ·陆叠山第50-51页
     ·李渔第51页
     ·张涟第51-52页
     ·金华帮第52页
     ·沈石荪第52-53页
5 浙江传统园林置石分析及举要第53-77页
   ·特置:寸石生情第54-60页
     ·作为主景第57-58页
     ·作为障景或对景第58-60页
   ·对置:顾盼有意第60-61页
   ·散置:随意点染第61-62页
   ·与建筑结合第62-68页
     ·抱角和镶隅第63-65页
     ·踏跺和蹲配第65-67页
     ·粉壁理石第67-68页
   ·与植物结合第68-70页
     ·山石花台第68-69页
     ·山石挡土第69-70页
   ·与水结合第70-73页
     ·山石驳岸与石矶第70-71页
     ·石桥、汀步、石梁第71-73页
   ·山石器设第73-75页
   ·意象表达第75-76页
   ·小结第76-77页
6 浙江传统园林掇山理法及举要第77-99页
   ·平地起山,宛若天成第77-83页
     ·胡雪岩故居第77-80页
     ·文澜阁第80-83页
   ·凿石为山,真中有假第83-87页
     ·东湖园林第83-85页
     ·西泠印社第85-87页
   ·因壁理山,混假成真第87-92页
     ·抱朴道院第88-90页
     ·黄龙洞第90-92页
   ·山水相依,相映成趣第92-96页
     ·天一阁第92-94页
     ·绮园第94-96页
   ·模山范水,自其然也第96-98页
     ·凤凰山写仿第97页
     ·飞来峰写仿第97-98页
   ·小结第98-99页
7 浙江传统园林掇山置石的遗存保护与传统理法的继承发展第99-108页
   ·遗存的保护第99-105页
     ·遗存保护现状第99-103页
     ·存在的问题第103-104页
     ·保护的建议第104-105页
   ·传统理法的继承发展第105-108页
8 结语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3页
图表目录第113-117页
附录第117-129页
 附录一 浙江传统园林掇山置石部分遗存平面测绘图第117-128页
 附录二 杭州孤山西泠印社营建年表第128-129页
个人简介第129-130页
导师简介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传统书院的园林环境研究
下一篇:园林中挡土墙景观化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