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 | 第11-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 第11-13页 |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农村牧区金融基本理论 | 第16-22页 |
·农村牧区民间金融理论 | 第16-18页 |
·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自由化理论 | 第16-17页 |
·金融中介理论 | 第17-18页 |
·金融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格利与肖的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 第18页 |
·帕特里克的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 第19页 |
·农村牧区金融市场理论 | 第19-20页 |
·供给需求均衡理论 | 第20-21页 |
·货币需求 | 第20页 |
·货币的供给 | 第20-21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供求现状及特点 | 第22-33页 |
·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供给的特点 | 第24-29页 |
·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机构比例现状 | 第24-25页 |
·内蒙古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分析 | 第25页 |
·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对比分析 | 第25-29页 |
·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 | 第29-33页 |
·金融需求规模扩大 | 第29-31页 |
·金融需求的类型多样化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体系面临的问题 | 第33-37页 |
·农村牧区金融组织机构面临的问题 | 第33-35页 |
·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牧区金融的作用减弱 | 第33页 |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滞后 | 第33-34页 |
·农村牧区非正规金融组织不规范 | 第34页 |
·农村牧区保险服务滞后 | 第34-35页 |
·农村牧区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 第35-37页 |
·农村牧区金融机构抵押贷款制度不完善 | 第35页 |
·缺乏合适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工具 | 第35-36页 |
·农村牧区金融市场资金分配效率低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供给服务支持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37-50页 |
·农村牧区不同金融资源支持作用分析 | 第37-43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37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37-38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38-41页 |
·回归模型 | 第41-42页 |
·回归残差的平稳性检验 | 第42页 |
·模型检验 | 第42-43页 |
·实证结论 | 第43页 |
·农村牧区不同金融机构供给支持作用分析 | 第43-48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43-44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44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44-46页 |
·回归模型 | 第46-47页 |
·回归残差的平稳性检验 | 第47页 |
·模型检验 | 第47-48页 |
·实证结论 | 第48页 |
·实证分析结论 | 第48-50页 |
·不同金融投资资本对农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不同 | 第48-49页 |
·不同金融机构对农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不同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完善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50-56页 |
·完善农村牧区金融组织机构功能 | 第50-53页 |
·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村牧区金融的支持 | 第50页 |
·创新农村牧区农村信用社的制度供给 | 第50-52页 |
·规范农村牧区非正规金融 | 第52页 |
·完善农村牧区保险体系的功能 | 第52-53页 |
·完善农村牧区金融市场服务体系 | 第53-54页 |
·土地和草场等资源进入资本市场 | 第53页 |
·农村牧区金融工具创新 | 第53-54页 |
·提高农村牧区金融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 | 第54-56页 |
·增加源头动力引导农村资金回流 | 第54-55页 |
·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