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摘要 | 第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水稻分蘖发生规律 | 第11页 |
2 环境因素对分蘖发生的影响 | 第11-12页 |
3 植物激素对分蘖调控 | 第12-16页 |
·细胞分裂素 | 第12-13页 |
·生长素 | 第13-14页 |
·独脚金内酯 | 第14页 |
·脱落酸 | 第14-15页 |
·赤霉素 | 第15页 |
·其他激素 | 第15页 |
·内源激素平衡 | 第15-16页 |
4 本研究的依据、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本研究的依据 | 第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本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4页 |
第二章 不同浓度外源6-BA和IAA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第24-34页 |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24-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试验设计 | 第25-26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27-30页 |
·分蘖期分蘖芽的生长状况 | 第27-28页 |
·齐穗后分蘖芽的生长状况 | 第28-30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0-31页 |
4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内源激素含量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第34-66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34-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试验设计 | 第35-36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6页 |
·数据分析 | 第36-37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37-59页 |
·分蘖期不同处理分蘖芽生长状况 | 第37-39页 |
·分蘖期不同处理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第39-48页 |
·齐穗后不同处理倒二芽生长状况 | 第48-50页 |
·齐穗后不同处理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第50-59页 |
3 小结和讨论 | 第59-61页 |
4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第四章 CTK/IAA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第66-76页 |
摘要 | 第66页 |
ABSTRACT | 第66-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页 |
·试验设计 | 第67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67页 |
·数据分析 | 第6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7-71页 |
·分蘖期不同处理分蘖芽生长状况 | 第67-68页 |
·分蘖节和分蘖芽CTK/IAA值 | 第68-69页 |
·齐穗后不同处理分蘖芽生长状况 | 第69页 |
·倒二节和倒二芽CTK/IAA值 | 第69-71页 |
3 小结和讨论 | 第71-72页 |
4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6-82页 |
1 讨论 | 第76-77页 |
·不同浓度外源6-BA和IAA对水稻分蘖芽生长的影响 | 第76页 |
·内源激素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第76-77页 |
·CTK/IAA平衡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第77页 |
2 结论 | 第77-78页 |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78页 |
4 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投稿的学术论文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