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脂肪酶的研究 | 第13-18页 |
·动物脂肪酶 | 第13-14页 |
·植物脂肪酶 | 第14页 |
·微生物脂肪酶 | 第14-18页 |
·蚕的脂肪酶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 第18-21页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简介 | 第18-19页 |
·蚕的脂肪酶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 | 第19-21页 |
·微生物脂肪酶的应用 | 第21-25页 |
·食品工业 | 第21页 |
·洗涤工业 | 第21-22页 |
·医药工业 | 第22页 |
·生物柴油 | 第22-23页 |
·皮革制造业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5-2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5-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SWB16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43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菌株及载体 | 第29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9-30页 |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5页 |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WB16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0-31页 |
·脂肪酶基因Lipase的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1页 |
·脂肪酶基因Lipase的PCR扩增 | 第31-32页 |
·Lipase基因片段的回收 | 第32页 |
·Lipase基因片段与pMD19-T载体的连接 | 第32-33页 |
·连接产物转化E. coli DH5α | 第33页 |
·阳性克隆的PCR筛选 | 第33页 |
·阳性克隆质粒的提取 | 第33-34页 |
·阳性克隆质粒的双酶切验证 | 第34-35页 |
·Lipase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Lipase基因的PCR扩增 | 第35-36页 |
·阳性克隆质粒的初步筛选 | 第36页 |
·重组质粒pMD19-lipase的双酶切验证 | 第36-37页 |
·Lipase的序列分析 | 第37-38页 |
·LIPASE蛋白信号肽预测 | 第38页 |
·LIPASE蛋白N糖基化位点预测 | 第38-39页 |
·LIPASE蛋白跨膜域预测 | 第39-40页 |
·LIPASE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 第40页 |
·LIPASE蛋白结构域预测 | 第40-4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SWB16脂肪酶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43-55页 |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菌株及载体 | 第43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43-44页 |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48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原核诱导表达 | 第46页 |
·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 | 第46-48页 |
·重组蛋白可溶性分析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PCR筛选阳性克隆 | 第48-49页 |
·pET28-lipase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验证及测序 | 第49-50页 |
·重组转化子的筛选 | 第50页 |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50-53页 |
·融合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 第53-5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脂肪酶的纯化及活性检测 | 第55-63页 |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55-56页 |
·主要仪器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Ni-NT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 | 第56-57页 |
·超滤管浓缩目的蛋白 | 第57页 |
·罗丹明B平板法测脂肪酶活性 | 第57-58页 |
·BCA法测脂肪酶浓度 | 第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Ni柱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 | 第58-59页 |
·脂肪酶活性的初步检测 | 第59-60页 |
·重组脂肪酶浓度的测定 | 第60-6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1-63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