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基于Friedel-Crafts反应组装的磷光主体材料及荧光染料: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能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9页
   ·引言第14-16页
     ·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结构和发光原理第14-15页
     ·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的重要参数第15-16页
     ·磷光主体材料的研究意义第16页
   ·蓝色磷光主体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6-31页
     ·双极性蓝色磷光主体材料研究第17-24页
     ·可溶液加工的蓝色磷光主体材料研究第24-31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第31-32页
   ·本文创新之处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9页
第2章 基于三苯胺-芴的环状齐聚物磷光主体材料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第39-58页
   ·引言第39-40页
   ·实验部分第40-42页
     ·原料和试剂第40页
     ·齐聚物主体材料(TPAF)_3的合成第40-41页
     ·表征设备与仪器第41-42页
     ·器件制备与测试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54页
     ·齐聚物(TPAF)_3的合成设计第42-47页
     ·齐聚物(TPAF)_3的表征第47-48页
     ·齐聚物(TPAF)_3的热学性能第48-49页
     ·齐聚物(TPAF)_3的光学性能第49页
     ·齐聚物(TPAF)_3的电化学性能第49-50页
     ·齐聚物(TPAF)_3的溶液成膜性能第50-51页
     ·基于主体材料(TPAF)_3的白色磷光器件性能第51-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第3章 基于咔唑-芴的环状齐聚物磷光主体材料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第58-74页
   ·引言第58页
   ·实验部分第58-61页
     ·原料和试剂第58-59页
     ·齐聚物主体材料(PhCzF)_4的合成第59-60页
     ·表征设备与仪器第60-61页
     ·器件制备与测试第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70页
     ·齐聚物(PhCzF)_4的表征第61-63页
     ·齐聚物(PhCzF)_4的热学性能第63页
     ·齐聚物(PhCzF)_4的光学性能第63-64页
     ·齐聚物(PhCzF)_4的电化学性能第64-65页
     ·齐聚物(PhCzF)_4的溶液成膜性能第65-66页
     ·基于主体材料(PhCzF)_4的蓝色磷光器件性能第66-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第4章 基于二氮芴-三苯胺的双极性磷光主体材料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第74-93页
   ·引言第74-75页
   ·实验部分第75-78页
     ·原料和试剂第75页
     ·双极性磷光主体材料TPA-DAF_n的合成第75-77页
     ·表征设备与仪器第77-78页
     ·器件制备与测试第78页
   ·结果与讨论第78-88页
     ·主体材料TPA-DAF_n的表征第78页
     ·主体材料TPA-DAF_n的热学性能第78-79页
     ·主体材料TPA-DAF_n的光物理性质第79-82页
     ·主体材料TPA-DAF_n的电化学性能第82页
     ·主体材料TPA-DAF_n的溶液成膜性能第82-83页
     ·主体材料TPA-DAF_n的载流子传输能力第83-84页
     ·基于主体材料TPA-DAF_n的磷光器件性能第84-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第5章 芘-芴齐聚物深蓝色荧光染料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第93-107页
   ·引言第93-94页
   ·实验部分第94-97页
     ·原料和试剂第94页
     ·荧光染料TPA-PyF_3和CBP-PyF_3的合成第94-96页
     ·表征设备与仪器第96-97页
     ·器件制备与测试第97页
   ·结果与讨论第97-104页
     ·齐聚物TPA-PyF_3和CBP-PyF_3的表征第97-99页
     ·齐聚物TPA-PyF_3和CBP-PyF_3的光学性能第99-100页
     ·齐聚物TPA-PyF_3和CBP-PyF_3的电化学性能第100-101页
     ·齐聚物TPA-PyF_3和CBP-PyF_3的热稳定性第101-102页
     ·齐聚物TPA-PyF_3和CBP-PyF_3的成膜性能第102页
     ·荧光染料TPA-PyF_3和CBP-PyF_3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第102-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7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107-109页
英文缩写对照表第109-11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基材料及其在纳米流体领域的计算模拟研究
下一篇:基于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肾癌新治疗手段的探索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