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国内外理论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2 基础理论 | 第21-27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重污染企业界定 | 第21页 |
·环境经营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环境经营理论 | 第22-24页 |
·理念的提出 | 第22页 |
·环境经营基本内容 | 第22-24页 |
·环境经营的具体表现 | 第24页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第24-25页 |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含义 | 第24-25页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意义 | 第2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理论的提出 | 第25-26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26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6页 |
·理论的提出 | 第26页 |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水平分析 | 第27-33页 |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现状分析 | 第27页 |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水平阶段分析 | 第29-32页 |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水平第一阶段 | 第31页 |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水平第二阶段 | 第31-32页 |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水平第三阶段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水平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第33-48页 |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水平指标选取 | 第33-34页 |
·指标选取考虑的因素 | 第33页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3-34页 |
·重污染企业第一阶段环境经营指标选取及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35页 |
·第一阶段环境经营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页 |
·第一阶段环境经营指标解释 | 第34-35页 |
·重污染企业第二阶段环境经营指标选取及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38页 |
·第二阶段环境经营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36页 |
·第二阶段环境经营指标解释 | 第36-38页 |
·重污染企业第三阶段环境经营指标选取及指标体系构建 | 第38-40页 |
·第三阶段环境经营指标体系构建 | 第38-39页 |
·第三阶段环境经营指标解释 | 第39-40页 |
·量表与赋值原则设计 | 第40-45页 |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水平模型构建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案例分析——以宝山钢铁集团为例 | 第48-62页 |
·企业概况 | 第48页 |
·宝钢企业环境经营水平阶段划分 | 第48-49页 |
·数据选取 | 第49-61页 |
·数据标准化方法 | 第49-50页 |
·数据来源 | 第50-54页 |
·模型计算 | 第54-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企业环境经营水平提升策略 | 第62-68页 |
·企业内部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 第62-65页 |
·企业经营理念方面 | 第62页 |
·企业创新技术方面 | 第62-63页 |
·企业利益驱使方面 | 第63-65页 |
·企业外部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 第65-67页 |
·市场拉动力方面 | 第65页 |
·政府推动力方面 | 第65-66页 |
·社会发展助力方面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A 企业环境经营水平阶段调查问卷 | 第73-75页 |
附录B 重污染企业环境经营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调查问卷 | 第75-79页 |
附录C 企业环境经营水平指标权重调查表 | 第79-83页 |
附录D 原始数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