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引言 | 第6-13页 |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6-9页 |
| 1、选题目的 | 第6-8页 |
| 2、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中所要面临的难题 | 第12-13页 |
| 1、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2、研究中所要面临的难题 | 第12-13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般理论 | 第13-18页 |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第13-15页 |
| 1、“廉政”的起源 | 第13-14页 |
| 2、农村基层组织 | 第14页 |
| 3、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 第14-15页 |
| (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第15-18页 |
| 1、现状分析 | 第15-16页 |
| 2、必要性分析 | 第16-18页 |
| 二、菏泽市牡丹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调查分析 | 第18-26页 |
| (一)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领导情况 | 第21-22页 |
| (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情况 | 第22-24页 |
| (三)“三务”公开情况 | 第24-25页 |
| (四)“三资”管理情况 | 第25-26页 |
| (五)便民服务情况 | 第26页 |
| 三、菏泽市牡丹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6页 |
| (一)牡丹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32页 |
| 1、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识不强 | 第27-29页 |
| 2、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够到位 | 第29-30页 |
| 3、基础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 第30-31页 |
| 4、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完善 | 第31-32页 |
| (二)针对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 1、思想意识的淡化 | 第32-33页 |
| 2、廉政教育的滞后性 | 第33-34页 |
| 3、基层组织建设的制约 | 第34-35页 |
| 4、基层民主决策、财务管理等制度执行不力 | 第35页 |
| 5、监督惩处机制不完善 | 第35-36页 |
| 四、加强我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 | 第36-42页 |
|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基础 | 第36-37页 |
| 1、夯实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 第36-37页 |
| 2、提升基层干部的廉洁意识 | 第37页 |
| 3、增强党员群众的监督意识 | 第37页 |
| (二)健全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 | 第37-38页 |
| 1、建立一套完整的责任体系 | 第37页 |
| 2、逐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长效机制 | 第37-38页 |
| 3、进一步完善村级事务“一事一议”制度 | 第38页 |
| (三)力促以人为本,形成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整体合力 | 第38-39页 |
| 1、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能力 | 第38页 |
| 2、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 第38-39页 |
| 3、实施村两委“勤德廉三述询问”制度 | 第39页 |
| (四)强化监督机制,健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监管机制 | 第39-40页 |
| 1、加大上级部门的监督力度 | 第39页 |
| 2、加大同级党委政府的监督力度 | 第39-40页 |
| 3、加大农民群众监督力度 | 第40页 |
| (五)切实挺纪在前,保持查办农村违纪违法案件的高压态势 | 第40-42页 |
| 1、加大对落实勤德廉“三述”制度的检查力度 | 第40-41页 |
| 2、加大对“庸懒散”行为的问责力度 | 第41页 |
| 3、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注释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附录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