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涌现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焦点 | 第13-14页 |
·相关理论研究工具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3章 社会涌现理论概要 | 第16-26页 |
·批判实在论理论介绍 | 第17-19页 |
·先验实在论 | 第17页 |
·批判自然主义 | 第17-18页 |
·回溯法 | 第18-19页 |
·社会涌现论 | 第19-22页 |
·结构决定论 | 第19-20页 |
·方法论个体主义 | 第20页 |
·互动还原论 | 第20-21页 |
·结构二重性与本体层化 | 第21-22页 |
·社会涌现的批判实在论分析框架 | 第22-26页 |
第4章 社会涌现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分析 | 第26-34页 |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 第26-27页 |
·瞬时性和移动化 | 第26-27页 |
·广覆盖和发展快 | 第27页 |
·互动强和透明化 | 第27页 |
·成本低和效率高 | 第27页 |
·监管弱和风险高 | 第27页 |
·互联网金融的复杂性和涌现性 | 第27-30页 |
·互联网金融的四个特征 | 第28-29页 |
·互联网金融的三个机制 | 第29-30页 |
·基于社会涌现理论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分析框架 | 第30-34页 |
·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的四个环节 | 第30-32页 |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分析框架 | 第32-34页 |
第5章 阿里巴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 | 第34-44页 |
·时代背景 | 第34页 |
·阿里巴巴集团发展历程 | 第34-35页 |
·阿里巴巴互联网金融体系创生过程及理论解析 | 第35-41页 |
·积累阶段(1999年-2002年) | 第35-36页 |
·探索创新阶段(2003年-2010年) | 第36-39页 |
·全面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第39-41页 |
·阿里巴巴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 第41-44页 |
·弥补金融体系的缺口的影响 | 第41-42页 |
·冲击商业银行的支付地位 | 第42页 |
·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深化改革 | 第42-44页 |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4页 |
·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