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3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8-27页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3-27页 |
第三节 内容安排与框架结构 | 第27-30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31-33页 |
一、本文的创新 | 第31-32页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32-33页 |
第二章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33-44页 |
第一节 公共受托责任观 | 第33-39页 |
一、公共受托责任的概念 | 第33-35页 |
二、公共受托责任的种类 | 第35-36页 |
三、政府预算管理的公共受托责任分析 | 第36-39页 |
第二节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中的财政资金受托责任分析 | 第39-41页 |
一、财政资金受托责任与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关系 | 第39-40页 |
二、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中财政资金受托责任的局限性 | 第40-41页 |
第三节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中财政资金受托责任的实现路径 | 第41-44页 |
一、财政资金受托责任实现的前提 | 第41-42页 |
二、财政资金受托责任实现的基础 | 第42-43页 |
三、财政资金受托责任实现的保障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框架 | 第44-66页 |
第一节 与政府预算管理及内部控制有关的几个概念 | 第44-46页 |
一、政府预算与行政控制 | 第44-45页 |
二、政府部门内部控制 | 第45页 |
三、财政部门内部控制 | 第45-46页 |
四、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 第46页 |
第二节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框架内容 | 第46-64页 |
一、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主体 | 第47-48页 |
二、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目标 | 第48-53页 |
三、政府预算过程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 | 第53-64页 |
第三节 COSO内部控制框架对于政府预算管理的适用性 | 第64-66页 |
第四章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环境 | 第66-78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财力分析 | 第66-69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预算权力结构分析 | 第69-78页 |
一、人大部门的预算权力状况 | 第70-72页 |
二、财政部门的核心预算机构地位 | 第72-74页 |
三、支出部门的预算行为 | 第74-75页 |
四、党政领导的影响 | 第75-78页 |
第六章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 | 第78-92页 |
第一节 财政收入总额控制风险 | 第78-82页 |
一、财政短收风险 | 第78-79页 |
二、财政超收风险 | 第79-81页 |
三、政府年终“突击花钱”分析 | 第81-82页 |
第二节 财政支出总额控制风险 | 第82-85页 |
一、政府事务增加对支出总额的影响 | 第83-84页 |
二、预算公开力度提升对支出总额的影响 | 第84-85页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总额控制风险 | 第85-92页 |
一、地方政府直接债务风险 | 第86-87页 |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 第87-89页 |
三、现行资本预算管理模式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89-92页 |
第六章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活动 | 第92-113页 |
第一节 政府预算决策模式 | 第92-98页 |
一、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决策模式 | 第93-94页 |
二、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决策模式 | 第94-96页 |
三、政府预算决策模式分析 | 第96-98页 |
第二节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活动 | 第98-113页 |
一、全口径预算控制活动 | 第99-102页 |
二、中期预算控制活动 | 第102-106页 |
三、绩效预算控制活动 | 第106-108页 |
四、政府会计控制活动 | 第108-111页 |
五、财政信息化控制活动 | 第111-113页 |
第七章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与沟通 | 第113-119页 |
第一节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中的信息 | 第113页 |
第二节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中的沟通 | 第113-119页 |
一、财政部门的职能取向 | 第114-115页 |
二、财政部门与其他预算参与者的沟通 | 第115-119页 |
第八章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中的监督 | 第119-124页 |
第一节 财政监督的定位 | 第119-120页 |
第二节 预算管理中的财政监督 | 第120-121页 |
第三节 政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与财政监督的结合 | 第121-124页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124-128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124-127页 |
第二节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133-134页 |
后记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