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纯真博物馆》的“本土性”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9页
1 绪论第9-15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奥尔罕·帕慕克及《纯真博物馆》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奥尔罕·帕慕克简介第11-12页
     ·《纯真博物馆》故事梗概第12-13页
     ·《纯真博物馆》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4-15页
2.“本土性”:伊斯坦布尔与传统第15-18页
     ·“本土性”概念第15页
   ·伊斯坦布尔与土耳其的“本土性”第15-18页
3《纯真博物馆》对“本土性”的坚守第18-29页
   ·本土色彩——社会风俗描写本土化第18-21页
   ·本土精神——思想观念传统化第21-26页
     ·童贞观第21-23页
     ·传统的婚姻观第23-24页
     ·土耳其式的电影观第24-26页
   ·本土思维——故事模式塑造民族化第26-29页
4.《纯真博物馆》呈现“本土性”的手法第29-36页
   ·象征:人类学民族志式的写作方式第29-32页
     ·象征及人类学民族志式的手法象征的写作手法第29页
     ·博物馆的象征意义第29-32页
   ·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追忆过去第32-36页
5.《纯真博物馆》书写土耳其传统的意义第36-40页
   ·对土耳其传统文化的回归第36-38页
   ·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第38-40页
6. 结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村上春树《1Q84》的叙事艺术
下一篇:“新批评”细读法在高校文学批评教材中的变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