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五虎汤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幼年哮喘大鼠Naive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

中英文缩略语词表第1-4页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部分第13-25页
 一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第13-16页
  1 哮喘的中医文献沿革第13页
  2 哮喘的病因病机第13-14页
  3 哮喘的治疗第14-15页
  4 中医药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哮喘的实验研究第15页
  5 五虎汤的组方和功效分析第15-16页
 二 现代医学对病毒诱发哮喘免疫机制的认识第16-20页
  1 Naive CD4~+T细胞的分化第17-18页
  2 转录因子T-bet与GATA-3以及Th1/Th2细胞失衡第18-19页
  3 转录因子Foxp3与RORγt以及Treg/Th17细胞失衡第19-20页
 三 本课题研究思路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5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部分第25-71页
 第一章 病毒诱发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第25-34页
  1 实验材料第25-26页
   ·实验动物来源第25页
   ·主要试剂第25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25-26页
  2 实验方法第26-29页
   ·动物来源第26页
   ·分组第26页
   ·大鼠哮喘模型的制备第26-27页
   ·气道反应性测定第27页
   ·标本的留取与制备第27-29页
  3 统计分析与方法第29-30页
  4. 结果第30-31页
   ·大鼠行为学改变第30页
   ·气道反应性测定第30页
   ·BALF中细胞计数与分类第30-31页
   ·HE染色结果第31页
  5 讨论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第二章 五虎汤对病毒诱发幼年哮喘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第34-45页
  1. 实验材料第34-35页
   ·动物来源第34页
   ·动物分组第34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4-35页
  2. 实验方法第35-38页
   ·分组及造模第35-36页
   ·给药第36页
   ·试剂的准备和保存第36-37页
   ·标本留取第37-38页
  3. 统计分析与方法第38页
  4 结果第38-42页
   ·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情况第38页
   ·肺组织病理变化第38-39页
   ·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第39页
   ·五虎汤各组干预哮喘大鼠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第39-42页
  5 讨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第三章 五虎汤对病毒诱发幼年哮喘大鼠T-bet、GATA-3、RORγt、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第45-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实验动物来源第45页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第45-46页
  2 实验方法第46-49页
   ·造模及分组第46页
   ·给药第46页
   ·总RNA提取第46-48页
   ·RT-PCR检测第48-49页
  3 统计分析与方法第49页
  4 实验结果第49-58页
   ·RNA提取第49-50页
   ·RT-PCR第50-54页
   ·五虎汤对脾脏细胞悬液T-bet、GATA-3、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第54-55页
   ·五虎汤对肺组织T-bet、GATA-3、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第55-58页
  5 讨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第四章 五虎汤对病毒诱发幼年哮喘大鼠T-bet、GATA-3、RORγt、Foxp3蛋白表达的影响第61-7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1-62页
   ·实验动物来源及分组第61页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第61-62页
  2 实验方法第62-64页
   ·造模第62页
   ·分组第62页
   ·给药第62页
   ·组织样本蛋白提取第62-63页
   ·培养细胞蛋白提取第63页
   ·BCA蛋白浓度测定第63页
   ·SDS-PAGE电泳第63-64页
   ·转膜第64页
   ·封闭第64页
   ·抗体孵育第64页
   ·显色第64页
  3 抗体的稀释比例第64-65页
  4 图像分析第65页
  5 统计分析与方法第65页
  6 结果第65-68页
   ·五虎汤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T-bet、GATA-3、Foxp3及RORγt蛋白表达的影响第65-66页
   ·五虎汤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T-bet、GATA-3、Foxp3及RORγt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第66-68页
  7 讨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1页
不足与展望第71-72页
结论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课题资助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第75-76页
附录 综述第76-83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MAPK/ERK信号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再生的影响
下一篇:补肾通络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基于TGF-β1/CTGF因子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