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霹雳布袋戏简介 | 第7页 |
第二节 霹雳布袋戏相关研究成果论述 | 第7-10页 |
第三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光明崇拜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光明崇拜简述 | 第13-18页 |
第二节 光明崇拜对文学的影响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光明崇拜是霹雳布袋戏的叙事主题 | 第21-33页 |
第一节 光明与黑暗之争构成了霹雳布袋戏的叙事框架 | 第21-25页 |
第二节 霹雳布袋戏光暗之争故事的神话传说母题 | 第25-33页 |
第三章 光明崇拜与霹雳布袋戏光明、黑暗人物的塑造 | 第33-45页 |
第一节 “法光明”“身光明”“治暗光明”的统一 | 第33-36页 |
第二节 黑暗人物的塑造 | 第36-40页 |
第三节 光明与黑暗的复合人 | 第40-45页 |
第四章 霹雳布袋戏“光明崇拜”神话的象征意义 | 第45-53页 |
第一节 光与暗——人心善恶的象征隐喻 | 第45-50页 |
第二节 光明——苦难世界里的希望 | 第50-53页 |
第五章 霹雳布袋戏“光明崇拜”神话中的新元素 | 第53-61页 |
第一节 神话取材的广泛以及学术门派的神话化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宗教修者的外衣,光明使者的内核 | 第54-56页 |
第三节 在神话中凸显人的价值以及“小人物”的闪光点 | 第56-58页 |
第四节 和平、平等、自由的价值取向及“侠”的新阐释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