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民生观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研究目的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创新点第16-17页
2 马克思民生观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7-24页
   ·马克思民生观的社会背景第17-19页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凸显民生问题第17-18页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民生状况的完善而奋斗第18-19页
   ·马克思民生观的理论来源第19-23页
     ·对启蒙思想家民生观的批判与继承第19-20页
     ·对黑格尔民生观的批判与继承第20-21页
     ·对费尔巴哈民生观的批判与继承第21-22页
     ·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民生观的批判与继承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马克思民生观的基本理论第24-40页
   ·马克思民生观的理论基础第24-27页
     ·人的需要理论第24-25页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第25-27页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第27页
   ·马克思民生观的主要内容第27-35页
     ·实现人类解放第28-32页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32-34页
     ·民生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第34-35页
   ·实现民生目标的途径第35-38页
     ·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民生目标和改善民生的基础第36-37页
     ·社会保障——基本民生的保证第37页
     ·普遍接受教育——提升人的素质的保障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4 马克思民生观的当代价值第40-50页
   ·马克思民生观的理论价值第40-43页
     ·马克思民生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第40-41页
     ·马克思民生观为党的执政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第41-42页
     ·马克思民生观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支撑第42-43页
   ·马克思民生观的实践价值第43-49页
     ·践行马克思民生观有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升第43-45页
     ·践行马克思民生观有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第45-46页
     ·践行马克思民生观有助于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第46-47页
     ·践行马克思民生观有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第47-48页
     ·践行马克思民生观有助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恩来外交思想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中的农村生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