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控制--基于政府资产负债结构的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写作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写作安排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 第14-15页 |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在本文中的运用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资产分析 | 第17-23页 |
·地方政府资产构成要素 | 第17-21页 |
·地方政府资产规模 | 第21-23页 |
第四章 地方政府负债分析 | 第23-32页 |
·地方政府负债成因分析 | 第23-25页 |
·体制性原因 | 第23-25页 |
·政策性原因 | 第25页 |
·地方政府负债分析 | 第25-31页 |
·债务和或有债务 | 第25-27页 |
·债务主体 | 第27页 |
·举借主体 | 第27-28页 |
·资金来源 | 第28-29页 |
·债务用途 | 第29-30页 |
·偿还时间 | 第30-31页 |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级 | 第32-44页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体系 | 第32-35页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测量 | 第35-42页 |
·资产负债率 | 第35-37页 |
·债务负担率 | 第37页 |
·财政负担率 | 第37页 |
·利息偿债率 | 第37-42页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比较及结论 | 第42-44页 |
第六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控制 | 第44-49页 |
·资产管理 | 第44-46页 |
·提高国有资产的可变现能力 | 第44-45页 |
·加快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 第45页 |
·改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 第45-46页 |
·探索多种公共产品提供方式 | 第46页 |
·负债管理 | 第46-49页 |
·化解存量债务风险 | 第46-47页 |
·控制债务增长 | 第47页 |
·建立政府债务风险监控和预警体系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