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躯干柔韧素质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柔韧素质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青少年躯干的解剖学特点 | 第11页 |
·躯干柔韧素质组成要素 | 第11-13页 |
·骨关节结构性对柔韧素质的影响 | 第11-12页 |
·关节囊、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对柔韧素质的影响 | 第12页 |
·年龄与性别的差异对柔韧素质的影响 | 第12-13页 |
·温度与神经系统调节性对柔韧素质的影响 | 第13页 |
·躯干柔韧素质对其体质健康的影响 | 第13-14页 |
·躯干柔韧素质与体姿 | 第13-14页 |
·躯干柔韧素质与运动损伤 | 第14页 |
·柔韧素质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柔韧素质测量与评价方法 | 第15-16页 |
·线量法与角量法 | 第15-16页 |
·绝对法与相对法 | 第16页 |
·其他柔韧素质评价与测量方法 | 第16-17页 |
·青少年体质检测中关于柔韧素质测试 | 第17-18页 |
·躯干柔韧素质测试和评价的意义 | 第18页 |
·平面拍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8-19页 |
·平面拍摄技术评价青少年躯干柔韧素质可行性分析 | 第19-20页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20-33页 |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研究设计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测量指标的建立 | 第22-28页 |
·躯干腹侧柔韧素质测试指标的建立 | 第22-24页 |
·躯干左、右侧弯柔韧素质测试指标的建立 | 第24-26页 |
·躯干左、右旋柔韧素质测试指标的建立 | 第26-28页 |
·躯干柔韧素质重复性测试 | 第28页 |
·脊柱倾角仪测量躯干柔韧素质 | 第28-29页 |
·数据处理 | 第29-32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32-33页 |
4. 研究结果 | 第33-37页 |
·平面拍摄技术测量躯干柔韧素质信度检验 | 第33页 |
·平面拍摄技术测量躯干柔韧素质正态分布检验 | 第33-35页 |
·平面拍摄技术测量躯干柔韧素质效度检验 | 第35-37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37-40页 |
·平面拍摄方法测量青少年躯干柔韧素质的可行性探讨 | 第37-39页 |
·测试场地可行性探讨 | 第38页 |
·测试设备可行性探讨 | 第38页 |
·测试时长可行性探讨 | 第38页 |
·测试动作规范化可行性探讨 | 第38-39页 |
·测试信效度探讨 | 第39页 |
·躯干柔韧素质测量指标的建立 | 第39-40页 |
·躯干柔韧素质测试结果总体分析 | 第39页 |
·躯干左、右两侧柔韧素质平衡程度研究 | 第39-40页 |
·躯干右旋-右侧弯、左旋-左侧弯柔韧素质测试结果相关性研究 | 第40页 |
6. 结论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