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我国电信行业及其垄断现状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电信行业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一、 电信 | 第10页 |
二、 电信行业 | 第10页 |
三、 电信行业的自然垄断性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我国电信行业的垄断现状 | 第11-16页 |
一、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第11-13页 |
(一)掠夺性定价 | 第11页 |
(二)拒绝交易 | 第11-12页 |
(三)强制交易 | 第12页 |
(四)相互连通 | 第12页 |
(五)独家交易 | 第12-13页 |
(六)价格歧视 | 第13页 |
二、 联合限制竞争 | 第13-14页 |
(一)固定价格 | 第13页 |
(二)划分市场 | 第13页 |
(三)通过行业协会限制竞争 | 第13-14页 |
三、 行政垄断 | 第14-16页 |
(一)电信垄断与资源配置不当 | 第14页 |
(二)行政强制交易行为 | 第14页 |
(三)区域性行政垄断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我国电信行业反垄断规制的现状和问题 | 第16-21页 |
第一节 我国主要的电信监管部门 | 第16页 |
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 | 第16页 |
二、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 第16页 |
三、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 | 第16页 |
第二节 我国电信行业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现状 | 第16-18页 |
一、 市场准入监管 | 第17页 |
二、 资费监管 | 第17页 |
三、 互联互通监管 | 第17-18页 |
四、 普遍服务义务监管 | 第18页 |
第三节 我国电信行业反垄断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18-21页 |
一、 法律系统性薄弱 | 第18-19页 |
二、 法律规制机构不独立 | 第19页 |
三、 法律责任不完善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国外电信行业反垄断的法律规制借鉴研究 | 第21-26页 |
第一节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对电信行业反垄断的法律规制 | 第21-23页 |
一、 美国电信行业反垄断的法律规制 | 第21页 |
二、 德国电信行业反垄断的法律规制 | 第21-22页 |
三、 英国电信行业反垄断的法律规制 | 第22-23页 |
四、 日本电信行业反垄断的法律规 | 第23页 |
第二节 国外电信行业反垄断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6页 |
一、 用立法推动改革 | 第23-24页 |
二、 建立反垄断的法律制度 | 第24页 |
三、 引入更多投资主体 | 第24页 |
四、 规制模式需符合中国国情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对我国电信行业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建议 | 第26-31页 |
第一节 建立电信行业反垄断法律体系 | 第26-28页 |
一、 加快《电信法》的出台 | 第26-27页 |
(一)市场准入制度 | 第26页 |
(二)电信资费制度 | 第26-27页 |
(三)互联互通制度 | 第27页 |
(四)普遍服务制度 | 第27页 |
二、 协调《电信法》与《反垄断法》之间的关系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完善电信行业反垄断规制制度 | 第28-31页 |
一、 设立独立的电信监管机构 | 第28-29页 |
二、 改革电信行业产权制度 | 第29页 |
三、 采用非对称管制手段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后记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