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综述 | 第10-20页 |
·凡纳滨对虾遗传育种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凡纳滨对虾种业现状 | 第10-11页 |
·凡纳滨对虾遗传育种进展 | 第11-12页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遗传多样性的定义 | 第12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12-13页 |
·常用分子标记在对虾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3-19页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13-14页 |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 第14-15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15页 |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15-16页 |
·简单重复序列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0页 |
2 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与自养群体遗传多样性的 SSR 分析 | 第20-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结果 | 第26-33页 |
·SSR 位点变异 | 第26-27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27-30页 |
·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 | 第30-31页 |
·遗传分化 | 第31页 |
·AMOVA | 第31-32页 |
·遗传距离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6页 |
·SSR 位点变异 | 第33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33-34页 |
·哈迪·温伯格平衡 | 第34-35页 |
·遗传分化 | 第35-36页 |
3 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与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 AFLP 分析 | 第36-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3页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43页 |
·结果 | 第43-49页 |
·凡纳滨对虾基因组 DNA 提取及 PCR 扩增结果 | 第43-45页 |
·AFLP 扩增结果 | 第45-46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46-47页 |
·遗传分化 | 第47页 |
·AMOVA | 第47-48页 |
·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AFLP 标记特征及选择的分析方法 | 第49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49-50页 |
·遗传结构 | 第50-51页 |
4 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及其 F1 代的遗传差异分析 | 第51-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 | 第53-57页 |
·SSR 标记扩增 | 第54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54-56页 |
·遗传分化 | 第56页 |
·遗传距离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57-58页 |
·遗传分化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3页 |
附录一、部分 SSR 和 AFLP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 | 第73-77页 |
附录二、读研期间发表与已整理的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80页 |
导师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