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UV-B辐射对菹草生长体系的综合效应评价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进展第11-14页
     ·UV-B辐射在淡水湖泊中的衰减第11页
     ·UV-B辐射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第11-12页
     ·水生植物氮磷吸收和释放的影响因素第12-13页
     ·UV-B辐射对水生植物生长体系影响评价第13-14页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4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UV-B辐射下菹草生长的变化特征第15-26页
   ·材料和方法第15-18页
     ·实验材料第15-16页
     ·实验方案第16-17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17-18页
     ·数据统计与处理第18页
   ·结果与分析第18-23页
     ·UV-B辐射下菹草生物量的变化第18-19页
     ·UV-B辐射下菹草光合生理的变化第19-23页
   ·讨论第23-25页
     ·UV-B辐射对菹草生物量的影响第23-24页
     ·UV-B辐射对菹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4页
     ·UV-B辐射对菹草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第24-25页
     ·UV-B辐射对菹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25页
   ·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UV-B辐射下菹草氮磷的吸收特征第26-40页
   ·材料与方法第26-27页
     ·实验材料第26页
     ·实验方案第26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6-27页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第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6页
     ·水质指标的变化第27-32页
     ·植物体内氮磷代谢生理指标的变化第32-34页
     ·UV-B辐射下菹草氮磷吸收效率的变化第34页
     ·UV-B辐射下菹草氮磷吸收能力的变化第34-35页
     ·UV-B辐射下菹草氮磷吸收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第35-36页
   ·讨论第36-38页
     ·UV-B辐射对菹草氮磷吸收效率的影响第36-37页
     ·UV-B辐射对菹草氮磷吸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第37-38页
   ·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UV-B辐射下菹草氮磷的释放特征第40-48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实验材料第41页
     ·实验方案第41页
     ·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第41-42页
     ·数据统计与处理第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菹草分解速率常数第42-43页
     ·菹草的氮磷释放强度第43-44页
     ·“沉积物-水体-菹草”三相中氮磷分配比的变化第44-45页
   ·讨论第45-47页
     ·UV-B辐射对菹草氮磷释放速率的影响第45-46页
     ·UV-B辐射对内源氮磷迁移释放的影响第46-47页
     ·UV-B辐射对氮磷在“沉积物-菹草-水体”三相中分配比的影响第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UV-B辐射对菹草生长体系的综合效应评价第48-56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8-53页
     ·指标的选取第48-49页
     ·评价指标体系集成第49-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南京市浅水湖泊菹草的临界生长深度第53-55页
     ·南京市春夏地表UV-B辐射强度第53页
     ·UV-B辐射在不同营养水平的水体中衰减状况第53-55页
     ·不同水体菹草的临界生长深度第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9页
   ·主要结论第56-57页
   ·特色与创新第57页
   ·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简介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指纹技术识别流域泥沙与颗粒态磷来源--以九乡河上游流域为例
下一篇:南京北郊大气中有机胺的污染特征和源解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