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流民、抚治与社会变迁--明代荆襄地区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绪论第7-12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主要文献及学术史第7-10页
  一、选题意义第7页
  二、主要文献及学术史第7-10页
 第二节 基本思路、方法及分析框架第10-12页
  一、基本思路与分析架构第10-11页
  二、研究方法与效果第11-12页
第一章 流民第12-27页
 第一节 流民定义和本文主要研究范围第12-18页
  一、流民范畴第12-13页
  二、明朝前期流民第13-16页
  三、明朝中后期流入荆襄地区的流民第16-18页
 第二节 流民进入荆襄地区时的社会背景第18-27页
  一、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大地主集团对土地疯狂掠夺第18-21页
  二、宦官当权致政治腐败,政府调节机能日益下降第21-23页
  三、自然灾害和战争严重冲击小农经济第23-25页
  四、荆襄地区地理环境优越第25-27页
第二章 抚治第27-41页
 第一节 流民流入初期时的封禁与招抚第27-29页
 第二节 流民问题爆发后的军事镇压第29-31页
  一、白圭阶段第30页
  二、项忠阶段第30-31页
 第三节 流民起义平定后的郧阳抚治第31-41页
  一、抚治沿革第32-37页
  二、历任抚臣第37-39页
  三、流民处置第39-41页
第三章 社会变迁第41-49页
 第一节 市镇与经济第41-44页
  一、流民对荆襄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第41-42页
  二、流民对经济的消极作用第42-44页
 第二节 户籍与人口第44-46页
 第三节 教育与科举第46-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61页
 附表一:正统至成化年间水灾统计表第53-57页
 附表二:正统至成化年间旱灾统计表第57-59页
 附表三:正统至成化年间蝗灾统计表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民族文化传承视角探究永定客家土楼的延续
下一篇:论清代的略人略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