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合多维纳米碳材料在低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 ·DMFC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 第9-10页 |
| ·DMFC催化剂的研究 | 第10-17页 |
| ·阴极催化剂的研究 | 第10-11页 |
| ·阳极催化剂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催化剂载体的研究 | 第12-17页 |
| ·DMFC电极结构的研究 | 第17-22页 |
| ·CCM膜电极与传统膜电极 | 第18-19页 |
| ·催化层结构的优化 | 第19-21页 |
| ·扩散层微观结构的研究 | 第21-22页 |
| ·MEA新工艺及改进措施 | 第22页 |
| ·选题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4-30页 |
|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24-25页 |
|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 ·纳米碳材料CCNTs的制备 | 第25页 |
| ·乙二醇法制备催化剂 | 第25-26页 |
| ·电极制备 | 第26页 |
| ·物理表征 | 第26-28页 |
| ·表面积和孔分布的测定 | 第26页 |
| ·X-射线衍射法(XRD) | 第26-27页 |
| ·热重分析 | 第27-28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8页 |
| ·拉曼光谱(Raman) | 第28页 |
| ·电化学评价 | 第28-30页 |
| ·循环伏安法 | 第28-29页 |
| ·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 第29-30页 |
| 第3章 碳材料的表征及结果讨论 | 第30-38页 |
| ·几种碳材料的物理表征 | 第30-35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0-31页 |
| ·拉曼光谱 | 第31-32页 |
| ·X射线衍射 | 第32-33页 |
|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测试 | 第33-35页 |
| ·热重分析 | 第35页 |
|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5-36页 |
| ·本章结论 | 第36-38页 |
| 第4章 阴极催化剂的表征及结果讨论 | 第38-50页 |
| ·单一载体负载阴极催化剂的表征 | 第38-41页 |
| ·单一载体负载阴极催化剂的XRD | 第38页 |
| ·单一载体负载阴极催化剂的TEM | 第38-39页 |
| ·阴极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 | 第39-41页 |
| ·混合型阴极催化剂的表征 | 第41-49页 |
| ·混合载体负载阴极催化剂 | 第41-43页 |
| ·Pt/C与Pt/CNTs组合催化剂的CV曲线 | 第43-45页 |
| ·两种组合催化剂的CV曲线 | 第45-46页 |
| ·三组份催化剂的CV曲线 | 第46-49页 |
| ·本章结论 | 第49-50页 |
| 第5章 阳极催化剂的表征及结果讨论 | 第50-59页 |
| ·单一载体负载阳极催化剂的表征 | 第50-53页 |
| ·PtRu/C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50-51页 |
| ·PtRu/C催化剂的TEM分析 | 第51-52页 |
| ·PtRu/C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 | 第52-53页 |
| ·混合载体负载阳极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 | 第53-54页 |
| ·混合阳极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 | 第54-57页 |
| ·本章结论 | 第57-5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 附录 縮写词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