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纯钛带起筋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冷轧钛带起筋问题综述 | 第11-25页 |
| ·纯钛带材冷轧生产工艺概况 | 第12页 |
| ·国内外有关起筋问题的研究 | 第12-23页 |
| ·起筋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国外关于起筋缺陷的研究 | 第13-16页 |
| ·国内有关带材起筋缺陷的研究 | 第16-23页 |
|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第2章 冷轧纯钛带起筋的工艺因素调查与分析 | 第25-35页 |
| ·纯钛加工特性分析 | 第25-27页 |
| ·轧制工艺对工业纯钛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 ·热轧来料分析 | 第28页 |
| ·纯钛卷酸洗工艺分析 | 第28-29页 |
| ·工业纯钛酸洗原理 | 第28-29页 |
| ·钛卷酸洗工艺分析 | 第29页 |
| ·引带的连接 | 第29页 |
| ·冷轧前退火工艺分析 | 第29-31页 |
| ·钛卷外径对加热时间的影响 | 第30页 |
| ·钛带宽度对加热时间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冷轧工艺分析 | 第31-33页 |
| ·轧制规程分析 | 第32-33页 |
| ·平整拉矫工艺分析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3章 起筋力学机理分析 | 第35-46页 |
| ·屈曲变形分类分析 | 第35-36页 |
| ·冷轧纯钛带屈曲失稳分析 | 第36-38页 |
| ·轧制变形区部分 | 第37页 |
| ·收卷部分 | 第37-38页 |
| ·冷轧纯钛带起筋的力学机理分析 | 第38页 |
| ·冷轧纯钛带起筋区域的几何分析 | 第38-39页 |
| ·冷轧纯钛带起筋量的计算模型 | 第39-40页 |
| ·起筋区域临界失稳力计算 | 第40-42页 |
| ·起筋区域轴向力计算 | 第42-43页 |
| ·轴向力计算模型边界条件 | 第42页 |
| ·局部厚度不均导致轴向力的计算 | 第42-43页 |
| ·浪形影响导致轴向力的计算 | 第43页 |
| ·起筋时摩擦力的计算 | 第43页 |
| ·临界起筋条件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 ·大宽厚比冷轧纯钛带起筋临界条件估算 | 第44页 |
| ·冷轧纯钛带最小前张力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冷轧纯钛带数值模拟分析 | 第46-54页 |
|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46页 |
| ·纯钛冷轧过程三维应力应变场有限元分析 | 第46-53页 |
| ·单元类型 | 第46-47页 |
| ·材料参数 | 第47-48页 |
| ·几何参数 | 第48-49页 |
| ·接触类型 | 第49-50页 |
| ·施加载荷与约束 | 第50-51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 ·不同张力设置对工业纯钛冷轧板形的影响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冷轧纯钛带生产工艺优化 | 第54-61页 |
| ·优化后冷轧纯钛带生产工艺概述 | 第54页 |
| ·原料 | 第54页 |
| ·机械除鳞—酸洗 | 第54-55页 |
| ·带卷表面修磨 | 第55-56页 |
| ·纯钛卷冷轧 | 第56-57页 |
| ·轧制工艺参数设定原则 | 第56-57页 |
| ·板形控制 | 第57页 |
| ·冷轧带卷退火 | 第57-59页 |
| ·真空退火 | 第58页 |
| ·连续退火 | 第58-59页 |
| ·平整 | 第59-60页 |
| ·精整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