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 ·化感自毒研究 | 第12-13页 |
| ·植物的化感作用和自毒作用 | 第12页 |
| ·化感物质种类 | 第12-13页 |
| ·化感作用机制 | 第13页 |
| ·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 | 第13-14页 |
| ·化感自毒作用与药用植物连作障碍 | 第14-15页 |
| ·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广藿香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 ·广藿香植物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 第17-18页 |
| ·广藿香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 第18页 |
| ·广藿香化学成分 | 第18-19页 |
|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广藿香无性系的建立 | 第21-27页 |
| ·仪器和材料、试剂 | 第21页 |
| ·仪器 | 第21页 |
| ·材料和试剂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21页 |
| ·灭菌和培养条件 | 第21-22页 |
| ·广藿香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22页 |
| ·广藿香丛生芽的诱导 | 第22页 |
| ·广藿香丛生芽壮苗培养 | 第22-23页 |
| ·广藿香生根诱导培养 | 第23页 |
| ·数据统计 | 第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 ·诱导广藿香愈伤组织的三种培养基效果的比较 | 第23-24页 |
| ·广藿香丛生芽的诱导 | 第24页 |
| ·壮苗培养的三种培养基效果的比较 | 第24-25页 |
| ·诱导广藿香生根的四种培养基效果的比较 | 第25页 |
| ·讨论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广藿香不同器官水提液的化感自毒作用研究 | 第27-50页 |
| ·仪器和试剂、材料 | 第27页 |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2页 |
| ·广藿香根、茎、叶水提液的制备 | 第27-28页 |
| ·样品制备 | 第28页 |
| ·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28页 |
|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8-31页 |
| ·成分含量测定 | 第31-32页 |
| ·数据统计 | 第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47页 |
| ·广藿香茎、叶水提液培养瓶内处理对广藿香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第32-35页 |
| ·广藿香根、茎及叶水提液对广藿香驯化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5-38页 |
| ·广藿香茎、叶水提液对广藿香组培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 第38-47页 |
| ·讨论 | 第47-50页 |
| 第四章 广藿香根系分泌物的化感自毒作用 | 第50-6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3页 |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50-51页 |
|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 ·数据统计 | 第52-5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3-61页 |
| ·广藿香根系分泌物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53页 |
| ·广藿香根系分泌物对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53-55页 |
| ·广藿香根系分泌物对受体植物的化感效应 | 第55-56页 |
| ·广藿香根系分泌物对其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第56页 |
| ·广藿香根系分泌物对其组培苗的 POD、CAT、SOD 和 PAL 酶活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广藿香根系分泌物对其组培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57页 |
| ·广藿香根系分泌物对其组培苗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广藿香根系分泌物对组培苗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 ·广藿香根系分泌物对组培苗总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 第59页 |
| ·广藿香连作土水提液对其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广藿香连作土壤水提液对组培苗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60页 |
| ·广藿香连作土壤水提液对组培苗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 ·讨论 | 第61-64页 |
| 第五章 广藿香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的鉴定及验证性实验 | 第64-7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7页 |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64-65页 |
| ·采用 HPLC 检测培养基中酚酸类物质 | 第65页 |
| ·验证实验 | 第65-6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 ·方法学考察 | 第67-69页 |
| ·样品含量测定与结果 | 第69-70页 |
| ·验证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0-77页 |
| ·不同浓度酚酸对广藿香组培苗株高的影响 | 第70-71页 |
| ·不同浓度酚酸对广藿香组培苗根长的影响 | 第71-72页 |
| ·不同浓度酚酸对广藿香组培苗株鲜重的影响 | 第72-73页 |
| ·不同浓度酚酸对广藿香组培苗根鲜重的影响 | 第73-74页 |
| ·不同浓度酚酸对广藿香组培苗 PAL 活性的影响 | 第74-75页 |
| ·不同浓度酚酸对广藿香组培苗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75-76页 |
| ·不同浓度酚酸对广藿香组培苗的化感效应 | 第76-77页 |
| ·讨论 | 第77-7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 图版 | 第86-8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