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考古发现与楚辞研究--以古史、神话及传说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绪论第12-30页
 第一节 考古发现与楚辞研究综述第12-28页
  一、考古发现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纪元第12-13页
  二、考古发现推动了楚辞研究的全方位进步第13-27页
  三、特点与尚待解决的问题第27-28页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及理论方法第28-30页
第一章 从考古发现看《天问》上古史事第30-63页
 第一节 五帝时代中期至夏初的夷夏关系第30-36页
  一、夷夏集团间密切的婚姻关系第30-32页
  二、夷夏斗争第32-34页
  三、夷夏关系的考古学印证第34-36页
 第二节 先商族史迹探析第36-44页
  一、前说回顾第36-39页
  二、史事索隐第39-44页
 第三节 有易氏历史的考索第44-49页
 第四节 商末周初史事考第49-56页
  一、“伯昌号衰,秉鞭作牧”第49-51页
  二、“何令徹彼岐社,命有殷国”第51-53页
  三、“受赐兹醢,西伯上告”第53-54页
  四、“到击纣躬,叔旦不嘉”第54-56页
 第五节 周昭王、穆王伐楚事迹说第56-63页
  一、昭王事迹第57-61页
  二、穆王事迹第61-63页
第二章 楚辞古史人物及其事迹研究第63-103页
 第一节 禹事迹研究(附夏启)第63-65页
  一、禹治水第63-65页
 二、禹建号旗的传说及其在今古文中的意义第65-76页
  三、禹后的继承制度与启益斗争第71-72页
  四、禹举皋陶第72-73页
  五、启屠其母的传说第73-76页
 第二节 伊尹事迹辨正第76-82页
  一、伊尹出身及其任职第76-78页
  二、“缘鹄饰玉”与伊尹为巫说第78-80页
  三、由“尊食宗绪”看伊尹地位第80-82页
 第三节 梅伯事迹研究第82-87页
 第四节 姜太公事迹考第87-95页
 第五节 伍子胥事迹辨说第95-103页
  一、伍子胥为“国贼”说辨疑第95-101页
  二、伍子胥“鸱夷而死”说由来已久第101-103页
第三章 考古发现与楚辞神话、神祗研究第103-135页
 第一节 高台及与之相关的感生神话第103-109页
  一、高台与通天第103-106页
  二、高台与感生神话第106-109页
 第二节 秦简《归藏》与楚辞神话第109-116页
  一、嫦娥奔月神话第109-111页
  二、神话人物校释第111-113页
  三、《归藏》与楚辞的比较第113-116页
 第三节 湘君、湘夫人研究第116-123页
 第四节 子弹库帛书《天象》篇与少司命第123-128页
  一、前说回顾第123-125页
  二、《天象》与少司命第125-128页
 第五节 河伯祭祀研究第128-135页
  一、《河伯》篇是讨论《九歌》性质的焦点第128-129页
  二、楚人祭河再分析第129-133页
  三、“以女妻河”的祭河仪式第133-135页
第四章 屈原的历史观及其创作来源第135-146页
 第一节 屈原的历史观第135-141页
  一、对治乱兴衰的借鉴第135-138页
  二、不为传统束缚的独立史观第138-141页
 第二节 《天问》创作的来源问题第141-146页
  一、上博简楚辞类作品与屈赋第142-143页
  二、《凡物流形》、《子羔》篇与《天问》怀疑思想第143-146页
结语第146-148页
附录第148-164页
 一、羿事迹辨析第148-152页
 二、楚辞“五子”说第152-156页
 三、水神“大波”考第156-158页
 四、再谈汉儒对屈原的批评问题第158-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74-175页
后记第175-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刘三姐形象的符号学研究
下一篇:被边缘化的腹地:近代南阳盆地社会变迁研究(1906-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