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立体依据 | 第12-26页 |
1 现代医学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流行病学 | 第12-13页 |
·发病原因 | 第13页 |
·发病机制 | 第13-14页 |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 第14-15页 |
·治疗 | 第15-18页 |
2 祖国医学的认识 | 第18-24页 |
·祖国医学对病名的认识 | 第18-19页 |
·祖国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9-21页 |
·辨证分型 | 第21-22页 |
·中医药治疗 | 第22-24页 |
3 本研究立题依据 | 第24-26页 |
实验研究 | 第26-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动物 | 第26页 |
·药品 | 第26页 |
·仪器 | 第26页 |
·试剂 | 第26-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动物分组及给药 | 第27页 |
·动物模型建立 | 第27-28页 |
·血清样本的采集与检测 | 第28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8页 |
3 结果 | 第28-35页 |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变化 | 第28-30页 |
·各组小鼠心电图的变化 | 第30页 |
·各组小鼠血液流变学改变 | 第30-31页 |
·各组小鼠NO、ET水平的变化 | 第31-32页 |
·各组小鼠TXB2、6-keto-PGF1α水平的变化 | 第32-35页 |
讨论 | 第35-39页 |
1 冠心病与气虚血瘀证相关性分析 | 第35页 |
2 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第35-36页 |
3 参参康心胶囊的组方原理研究 | 第36-37页 |
4 参参康心胶囊气虚血瘀型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分析 | 第37-39页 |
·参参康心胶囊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模型小鼠NO与ET的干预作用 | 第37-38页 |
·参参康心胶囊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模型小鼠TXB2与6-Keto-PGF1a的干预作用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