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一、立题依据 | 第10-12页 |
1. 目前研究概况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第10页 |
2. 本课题的特色和优势 | 第10-12页 |
二、临床研究 | 第12-25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2-17页 |
·研究对象来源 | 第12页 |
·西医与中医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纳入标准 | 第13页 |
·排除标准 | 第13页 |
·剔除标准 | 第13-14页 |
·分组方法 | 第14页 |
·一般资料比较 | 第14-16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2. 治疗方法 | 第17-18页 |
·治疗组 | 第17页 |
·对照组 | 第17-18页 |
3. 疗效观察 | 第18-19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8页 |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第18页 |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 第18-19页 |
·观察和统计方法 | 第19页 |
4. 结果 | 第19-25页 |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第19-20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 第20-21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VAS 评分比较 | 第21-23页 |
·两组治疗时各个疗程疼痛评分对比 | 第23页 |
·治疗结果 | 第23-25页 |
三、讨论 | 第25-30页 |
1. 背肌筋膜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25页 |
2.“何氏药物铺灸疗法”治疗寒湿型背肌筋膜炎的机理讨论 | 第25-28页 |
·何氏药物铺灸疗法的创新与优势 | 第25-26页 |
·药物铺灸与寒湿型背肌筋膜炎的关系 | 第26-27页 |
·何氏药物铺灸穴区的讨论 | 第27-28页 |
3. 研究结果的分析 | 第28-30页 |
四、结语 | 第30-31页 |
1. 结论 | 第30页 |
2. 问题与展望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文献综述 | 第33-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1 知情同意书 | 第50-52页 |
附录 2 量化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 | 第52-55页 |
附录 3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