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基本概念 | 第14-20页 |
·产业创新平台(MOP) | 第14-15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15-16页 |
·核高基(CCS) | 第16-20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第23-28页 |
·主要内容 | 第23-26页 |
·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8-42页 |
·创新系统研究综述 | 第28-32页 |
·国家创新系统 | 第28-30页 |
·区域创新系统 | 第30-32页 |
·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综述 | 第32-36页 |
·产业创新研究及内涵 | 第32-33页 |
·产业创新模式的研究 | 第33-34页 |
·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 第34-36页 |
·科技创新平台研究综述 | 第36-40页 |
·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 | 第37-38页 |
·科技创新平台分类与功能 | 第38页 |
·科技创新平台设计与构建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 | 第42-66页 |
·产业创新平台(MOP) | 第42-50页 |
·MOP的涵义 | 第42-44页 |
·产业创新平台(MOP)的框架 | 第44-45页 |
·产业创新平台(MOP)的属性 | 第45-46页 |
·产业创新平台(MOP)的功能 | 第46-49页 |
·产业创新平台(MOP)的机制 | 第49-50页 |
·产业创新平台(MOP)的分类 | 第50-56页 |
·企业支撑型产业创新平台 | 第51-52页 |
·智力驱动型产业创新平台 | 第52-53页 |
·政府推动型产业创新平台 | 第53-56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理论分析 | 第56-60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 第56-57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 | 第57-59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题 | 第59-60页 |
·产业创新平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 | 第60-64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60-62页 |
·产业创新平台 | 第62-63页 |
·政府职能定位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产业创新平台发展的运行机理 | 第66-78页 |
·产业创新平台复杂系统的基本特性 | 第66-68页 |
·主体多元性 | 第66-67页 |
·动态开放性 | 第67页 |
·系统耗散性 | 第67-68页 |
·产业创新平台内主体的相互作用 | 第68-70页 |
·产业创新平台的自组织协同机制 | 第70-73页 |
·生态网络机制 | 第70页 |
·自组织机制 | 第70-72页 |
·主体协同机制 | 第72-73页 |
·产业创新平台系统分析及优化模型 | 第73-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模式及动力机制 | 第78-96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发展模式分析 | 第78-81页 |
·创意衍生模式 | 第81-83页 |
·创意衍生概述 | 第82页 |
·创意衍生模型 | 第82-83页 |
·技术创新模式 | 第83-87页 |
·技术创新概述 | 第83-85页 |
·技术创新模型 | 第85-87页 |
·技能扩散模式 | 第87-90页 |
·技能扩散概述 | 第87-88页 |
·技能扩散机制 | 第88-90页 |
·案例:京蒙高科孵化平台 | 第90-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六章产业创新平台评价体系分析 | 第96-122页 |
·产业创新平台评价指标分析 | 第96-98页 |
·产业创新平台绩效静态评价 | 第98-108页 |
·静态效率评价的DEA方法与模型 | 第98-104页 |
·评价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104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104-108页 |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产业创新平台动态效率测度分析 | 第108-119页 |
·产业创新平台动态效率评价的意义 | 第108页 |
·动态效率评价的原理 | 第108-110页 |
·投入型Malmquist与收益型Malmquist | 第110-114页 |
·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114-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2页 |
第七章实证研究——以核高基产业创新平台为例 | 第122-152页 |
·核高基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122-127页 |
·核高基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22-124页 |
·核高基技术与产业的国家战略意义 | 第124-126页 |
·核高基技术与产业的目标与任务 | 第126-127页 |
·核高基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 | 第127-146页 |
·战略定位 | 第127-129页 |
·战略目标 | 第129-130页 |
·运营模式 | 第130-141页 |
·服务模式 | 第141-146页 |
·核高基产业支撑平台的政策建议 | 第146-151页 |
·创新制度环境 | 第146-147页 |
·加强技术创新 | 第147-148页 |
·完善公共服务 | 第148页 |
·推动投资融资 | 第148-150页 |
·强化产业化体系 | 第150-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152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2-156页 |
·主要结论 | 第152-153页 |
·研究展望 | 第153-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68-170页 |
致谢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