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调查与分析

提要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导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标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第15-21页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第16-17页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第17-18页
   ·拉尼斯—费景汉劳动力转移模型第18页
   ·托达罗城乡劳动力转移“预期”模型第18-19页
   ·乔根森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第19-21页
第3章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第21-36页
   ·转移意愿分析第25-28页
     ·劳务收入情况第25-26页
     ·务工时间情况第26-27页
     ·输出去向及行业类别情况第27-28页
   ·转移特征分析第28-29页
     ·金融危机影响不大第28-29页
     ·政府有序推动,效果明显第29页
     ·季节性较强第29页
   ·转移收入对比分析第29-30页
   ·转移技能培训情况第30-32页
     ·素质型输出得到认同,但农民工就业的层次依然偏低第30-31页
     ·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强烈,但对培训形式有特定要求第31-32页
     ·农民工创业初露端倪,劳务经济转型或将起步第32页
   ·调研结论第32-36页
     ·利弊并存第32-33页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第33-34页
     ·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第34页
     ·特色经济发展较快,内部转移数量大第34页
     ·金融危机制约了农户劳务收入的增加第34-36页
第4章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分析第36-41页
   ·农民工就业环境发生变化,就业压力和成本增大第36页
   ·外输内转空间受限,劳务输出规模短期难以扩张第36页
   ·农民素质偏低,制约转移就业质量的提升第36-37页
   ·培训机制不活,补贴资金投入不足第37页
   ·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第37-38页
   ·制度束缚削减了劳动力转移的正面效应第38页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转移意识淡薄第38-39页
   ·用工信息不畅,农民利益难保第39-40页
   ·基层政府工作力度不大,政策性制约因素多第40-41页
第5章 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第41-47页
   ·强化劳务经济战略地位,加大推进力度第41-42页
   ·建立新型就业培训机制,抓好农民培训第42页
   ·树立长远战略,鼓励就地转移第42-43页
   ·关注就业形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第43页
   ·扶持返乡创业,加快劳务经济转型第43页
   ·科学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第43-44页
   ·完善相关制度,为家庭转移创造条件第44-45页
   ·加快劳动力流转制度创新第45页
   ·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第45-46页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