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特种医学论文--航空航天医学论文

空间站航天员关键器官辐射剂量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引言第14-16页
     ·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第14-15页
     ·课题研究的重要性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空间辐射场模型第16页
     ·数字化人体模型第16-22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第22-24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2页
     ·论文的结构第22-24页
第二章 空间站舱内外辐射场及模型第24-43页
   ·概述第24页
   ·地球辐射带第24-28页
     ·地球辐射带性质第25-27页
     ·辐射带模型第27-28页
   ·宇宙射线第28-32页
     ·银河宇宙射线第29页
     ·太阳宇宙射线第29-30页
     ·宇宙射线模型第30-32页
   ·辐射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32-37页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32-36页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36页
     ·γ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36-37页
   ·空间站舱内辐射环境第37-42页
     ·次级带电粒子第38-41页
     ·次级中子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空间站及人体关键器官模型第43-48页
   ·空间站舱壁屏蔽材料第43-44页
   ·航天员关键器官模型第44-47页
     ·关键器官-造血器官第44-45页
     ·关键器官-皮肤第45页
     ·关键器官-性腺第45-46页
     ·关键器官-CNS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航天员关键器官剂量学第48-83页
   ·空间粒子辐射输运第48页
   ·Geant4 软件工具包第48-54页
     ·主函数定义第50页
     ·构建探测器第50-51页
     ·入射源定义第51页
     ·物理过程第51-54页
   ·基于人体模型的参数计算第54-82页
     ·关键器官中的能量沉积第54-62页
     ·关键器官中的吸收剂量第62-71页
     ·关键器官中的当量剂量第71-81页
     ·有效剂量第81-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3-86页
   ·工作总结第83页
   ·论文创新点第83-84页
   ·后续工作与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致谢第92-9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小型、低功耗飞行器腐蚀环境在线监测节点的研制
下一篇:涡轮内部非定常流动机理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