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 第1-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8-11页 |
·病例选择与分组 | 第8页 |
·病例选择及标准 | 第8页 |
·实验分组 | 第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11页 |
·材料 | 第8-9页 |
·方法 | 第9页 |
·牙本质过敏疗效判定 | 第9-10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0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11-15页 |
·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 第11页 |
·临床结果观察 | 第11-14页 |
·1度组(牙颈部外形极少量丧失) | 第11-12页 |
·2度组(牙颈部缺损深度第12-13页 | |
·3度组(牙颈部缺损深度1~2mm) | 第13页 |
·4度组(牙颈部缺损深度2~3mm) | 第13-14页 |
·三种脱敏剂对不同深度楔状缺损脱敏效果比较 | 第14页 |
·各组术后充填体脱落发生情况 | 第14-15页 |
讨论 | 第15-21页 |
结论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5页 |
综述 | 第25-4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