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蛋白质序列变异与疾病相关性及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的构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3页
第二章 与疾病相关的人类突变蛋白质序列的收集第13-35页
   ·引言第13-16页
   ·材料和方法第16-17页
     ·IHP 的数据来源第16页
     ·人类基因突变信息的来源第16-17页
     ·开发环境第17页
   ·结果第17-33页
     ·生成IHP、IMS 和dIMS 的自动化的管道式程序(Pipeline)第17-18页
     ·IHP 的收集第18-20页
     ·IHP 的更新(Release 2009)第20-21页
     ·IHP 的来源分布第21-25页
     ·IMS 的生成第25-29页
       ·来自PMD 的人类突变蛋白质序列及疾病信息的收集第25页
       ·来自OMIM 的与疾病相关的人类突变蛋白质序列的生成第25-28页
       ·来自SwissProt 和MSIPI 的人类突变蛋白质序列的收集第28-29页
       ·IMS 的去冗余第29页
     ·从IMS 中提取dIMS第29-30页
     ·按疾病信息对dIMS 进行分类第30-32页
     ·dIMS 的更新第32-33页
   ·讨论第33-35页
     ·处理文本格式数据库的问题第33页
     ·IHP——一个标准化的非冗余候选人类蛋白质序列库第33-34页
     ·数据库的维护第34页
     ·未来展望第34-35页
第三章 dIMS 的应用——从质谱中鉴定与疾病相关的人类突变蛋白质平台的构建第35-58页
   ·引言第35-37页
   ·材料和方法第37-38页
     ·IHP 和IMS第37页
     ·X!Tandem第37页
     ·BLAST第37-38页
     ·开发环境第38页
     ·SNU 基因组浏览器第38页
   ·结果第38-57页
     ·系统架构第38-42页
     ·SysPIMP 的数据集浏览器第42-55页
       ·OMIM 浏览器第42-43页
       ·PMD 浏览器第43-45页
       ·SwissPro/MSIPI 浏览器第45-47页
       ·人类基因组浏览器第47-51页
       ·IHP 浏览器第51-53页
       ·IMS 浏览器第53-55页
     ·用于从质谱中鉴定dIMS 的X!Tandem 的网络界面第55-57页
   ·讨论第57-58页
     ·SysPIMP——一个候选的蛋白质水平的人类遗传类疾病研究辅助支持系统第57页
     ·展望第57-58页
第四章 dIMS 的综合分析第58-82页
   ·引言第58-59页
   ·材料和方法第59-60页
     ·人类的蛋白质序列第59页
     ·人类的dIMS第59页
     ·功能域的预测第59-60页
     ·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显示第60页
     ·用R package 进行K-means 分析第60页
   ·结果第60-80页
     ·dIMS 的分类第60-64页
     ·氨基酸残基的突变模式分析第64-70页
     ·位于功能域内的与疾病相关的点突变的特点分析第70-74页
     ·含有点突变的功能域的分类第74-75页
     ·Cluster 4 中的功能域的分析第75-80页
   ·讨论第80-82页
     ·可用于下一步研究的来自PDB 的蛋白质三维结构信息资源第80-81页
     ·dIMS 的下一步研究方向第81-82页
第五章 整合的以蛋白质为中心的相互作用数据库的构建第82-113页
   ·引言第82-84页
   ·材料和方法第84-87页
     ·开发坏境第84-85页
     ·IPID 的序列库第85-86页
     ·IPID 的Domain 来源第86页
     ·IPID 的Chemical 来源第86-87页
     ·IPID 的与蛋白质相关的相互作用数据来源第87页
     ·用于绘制相互作用网络图的组件第87页
     ·X!Tandem第87页
     ·BLAST第87页
   ·结果第87-110页
     ·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元件的定义第88-90页
     ·IPID 的系统架构第90-92页
     ·数据仓库层第92-102页
       ·25 个与蛋白质相关的相互作用数据库的整合——Map 相互作用元件的Accession 编号或名称到它们的原始数据来源第92-96页
       ·IPID 中相互作用数据的去冗余第96-99页
       ·14 个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的比较第99-102页
     ·网络界面层第102-108页
       ·Accession 搜索第102-103页
       ·InterX!Tandem——连接蛋白质组学与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桥梁第103-105页
       ·案例分析——在人类血清质谱中所鉴定的蛋白质组的相互作用网络第105-108页
     ·Favorite 层第108-110页
       ·Favorite —— 含有 27 个与蛋白质相关的相互作用分析工具的个性化虚拟空间第108-110页
   ·讨论第110-113页
     ·IPID 中蛋白质序列的维护第111页
     ·IPID 的可扩展性第111-112页
     ·未来展望第112-113页
第六章 与dIMS 相关的人类正常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初步分析第113-130页
   ·引言第113页
   ·材料和方法第113-115页
     ·IHP 和IMS第114页
     ·来自IPID 的人类的与蛋白质相关的相互作用数据第114页
     ·7 个IPID 中的相互作用分析工具第114页
     ·相互作用网络图的绘制工具第114-115页
   ·结果第115-129页
     ·人类的非冗余的与蛋白质相关的相互作用数据分析第115-117页
     ·与dIMS 相关的人类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图谱分析第117-125页
     ·22 个与疾病相关的以蛋白质为中心的相互作用网络的初步分析第125-129页
   ·讨论第129-130页
     ·对于22 类dIMS 相关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下一步研究方向第129页
     ·未来展望第129-130页
第七章 总结与下一步研究方向第130-133页
   ·总结第130-132页
   ·下一步研究方向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第151-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膝关节力学建模与屈曲运动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单分子/单颗粒技术的均相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