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23页 |
1. 实验器材 | 第14-18页 |
·实验试剂 | 第14页 |
·实验仪器 | 第14-15页 |
·受试对象筛选 | 第15-1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8-22页 |
·分离白细胞 | 第18页 |
·提取样品RNA | 第18-19页 |
·RNA质量测定 | 第19-20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治疗前后各目的基因的表达 | 第20-22页 |
3. 统计方法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1. 受试者年龄 | 第23页 |
2. 总RNA的提取结果 | 第23页 |
3. 内参基因GAPDH的表达 | 第23-24页 |
4. 目的基因的表达 | 第24-27页 |
5. 试验安全性检查 | 第27页 |
6. 中医症候疗效 | 第27页 |
7. 治疗前后CLCF1、JAK1、STAT4及CBP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8-32页 |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肾虚的关系 | 第28页 |
2. POP、肾阴虚证和CLGF1及其信号通路的关系 | 第28-29页 |
3. CLCF1、JAK-STAT、CBP 之间的关系 | 第29页 |
4. 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虚证的进展 | 第29-30页 |
5. 六味地黄丸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0-31页 |
6. POP、六味地黄丸、肾阴虚证和CLCF1的关系 | 第31页 |
7. 总结和展望 | 第31页 |
8.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附录 | 第35-36页 |
文献综述 | 第36-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作者简历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