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密码的加密与解密论文

无证书公钥密钥协商及数字签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密码学的发展第10-12页
   ·现代密码技术的分类第12-14页
     ·对称密码体制第12-13页
     ·公钥密码体制第13-14页
   ·公钥密码系统的三种认证方式第14-17页
     ·公钥基础设施第14-16页
     ·基于身份的密码系统第16页
     ·无证书公钥密码系统第16-17页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章节安排第17-18页
2 数学及密码学基础知识第18-26页
   ·群第18-19页
     ·群的定义第18-19页
     ·循环群的定义第19页
   ·双线性对第19页
   ·计算困难问题假设第19-20页
   ·消息摘要第20页
   ·Hash 函数第20-21页
   ·标准模型以及随机谕示模型第21-22页
     ·标准模型第21页
     ·随机谕示模型第21-22页
   ·本文涉及的密码学安全性质第22-23页
   ·算法的复杂度第23页
     ·时间复杂度第23页
     ·空间复杂度第23页
   ·可证明安全理论第23-24页
   ·分叉引理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3 无证书公钥密钥协商协议第26-38页
   ·密钥协商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第26-28页
   ·无证书公钥加密系统的一般定义第28-30页
   ·Xiang 方案的描述及对其攻击第30-32页
     ·Xiang 方案描述第30-32页
     ·对 Xiang 方案提出的攻击第32页
   ·提出改进的协议第32-34页
   ·改进协议的分析第34-36页
     ·正确性分析第34页
     ·安全性质分析第34-35页
     ·效率分析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4 无证书公钥数字签名第38-50页
   ·数字签名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第38-41页
   ·无证书公钥数字签名的一般过程第41-42页
   ·无证书公钥数字签名的安全模型第42-44页
   ·一种高效的无证书公钥数字签名方案第44-49页
     ·基于离散对数的无证书公钥数字签名方案第45-46页
     ·方案的安全性证明第46-49页
   ·效率分析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0-52页
   ·本文的工作总结第50页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致谢第58-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动目标检测在银行视频集中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DM6446平台的H.264编码器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