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长江口无脊椎动物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1 绪论第12-26页
   ·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生态与环境第12页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特征第12-16页
     ·水温与盐度第13-14页
     ·COD 与溶解氧第14页
     ·营养盐第14-15页
     ·悬浮体第15页
     ·初级生产力第15-16页
   ·长江口无脊椎动物渔业资源和群落研究第16-20页
     ·长江口无脊椎动物渔业资源第16-18页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重要无脊椎动物渔业资源物种第18-19页
     ·长江口无脊椎动物群落研究第19-20页
   ·环境因子对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影响机制第20-22页
     ·水深第20页
     ·温度和盐度第20-21页
     ·溶解氧第21页
     ·悬浮体和浑浊度第21-22页
   ·人类活动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环境以及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22-25页
     ·污染与富营养化第22-23页
     ·大型水利工程第23-24页
     ·过度捕捞第24-25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6-30页
   ·调查区域与调查方法第26-27页
     ·调查海域第26-27页
     ·调查方法第27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27-30页
     ·无脊椎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第27页
     ·无脊椎动物群落优势种第27-28页
     ·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第28页
     ·无脊椎动物丰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以及环境变量的年际差异比较第28页
     ·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分析及环境影响分析第28-30页
3 1999-2012 年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无脊椎动物群落及环境影响分析第30-61页
   ·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第30-47页
     ·种类组成第30-32页
     ·优势种第32-38页
     ·多样性特征第38-44页
     ·群聚结构第44-46页
     ·年际变化第46-47页
   ·环境影响分析第47-55页
     ·1999-2001 年春季第48-50页
     ·2004-2007 年春季第50-53页
     ·2009-2012 年春季第53-55页
   ·讨论第55-61页
     ·种类组成第55-56页
     ·多样性和资源量第56-58页
     ·群聚结构第58页
     ·环境影响第58-61页
4 1998-2012 年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无脊椎动物群落及环境影响分析第61-93页
   ·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第61-81页
     ·种类组成第61-64页
     ·优势种第64-70页
     ·多样性特征第70-77页
     ·群聚结构第77-80页
     ·年际变化第80-81页
   ·环境影响分析第81-88页
     ·1998-2002 年秋季第81-84页
     ·2003-2007 年秋季第84-86页
     ·2009-2012 年秋季第86-88页
   ·讨论第88-93页
     ·种类组成第88-89页
     ·多样性和资源量第89-90页
     ·群聚结构第90页
     ·环境影响第90-93页
5 总结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文章第100-101页
作者简介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带褐藻多糖硫酸酯抗肾衰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黄海冷水团海域走航式剖面测量系统(MVP)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