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 1 环丙沙星废水的来源与特性 | 第12-13页 |
| ·环丙沙星生产过程简介 | 第12页 |
| ·环丙沙星的物化性质及其危害 | 第12页 |
| ·环丙沙星废水的特性 | 第12-13页 |
| 2 环丙沙星废水处理技术 | 第13-19页 |
| ·物化法 | 第13-17页 |
| ·混凝沉淀法 | 第13-14页 |
| ·吸附法 | 第14页 |
| ·电解法 | 第14-15页 |
| ·臭氧氧化法 | 第15页 |
| ·Fenton氧化法 | 第15-16页 |
| ·光催化氧化降解法 | 第16-17页 |
| ·膜分离技术 | 第17页 |
| ·生化处理法 | 第17-19页 |
| ·好氧生物法 | 第17-18页 |
| ·厌氧生物处理法 | 第18页 |
| ·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方法 | 第18-19页 |
| 3 环丙沙星废水处理的问题与展望 | 第19-20页 |
| 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22页 |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页 |
| ·研究路线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Fenton氧化处理环丙沙星废水的试验研究 | 第22-34页 |
| 1 试验部分 | 第22-25页 |
| ·试验废水 | 第22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 ·试验试剂 | 第22-23页 |
| ·试验仪器 | 第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 ·Fenton氧化法机理 | 第23-24页 |
| ·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 ·H_2O_2投加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 ·pH值影响 | 第26-27页 |
| ·Fe~2+/H_2O_2摩尔比影响 | 第27-28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28-30页 |
| ·不同曝气气体的影响 | 第30-31页 |
| ·H_2O_2投加方式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 讨论 | 第32-33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水解酸化处理环丙沙星废水的研究 | 第34-42页 |
| 1 试验部分 | 第34-39页 |
|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34-35页 |
|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 ·试验仪器 | 第34-35页 |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35-36页 |
| ·分析方法 | 第36页 |
| ·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 第36-37页 |
| ·初始pH的影响 | 第37-38页 |
| ·HRT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 讨论 | 第39-40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环丙沙星废水的SBR试验研究 | 第42-49页 |
| 1 试验部分 | 第42-45页 |
|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42-43页 |
| ·试验材料 | 第42-43页 |
| ·试验仪器 | 第43页 |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43-44页 |
| ·分析方法 | 第44页 |
| ·试验配水 | 第44-45页 |
| ·活性污泥驯化 | 第45页 |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48页 |
| ·进水pH值的影响 | 第46页 |
|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46-47页 |
| ·一个完整周期内COD的变化规律 | 第47-48页 |
| 3 讨论 | 第48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活性炭吸附环丙沙星废水研究 | 第49-55页 |
| 1 试验部分 | 第49-51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49-50页 |
| ·试验材料 | 第49页 |
| ·试验仪器 | 第49-50页 |
| ·试验方法 | 第50页 |
| ·活性炭吸附原理 | 第50页 |
| ·试验方法 | 第50页 |
| ·分析方法 | 第50-51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51-53页 |
| ·活性炭投加量影响 | 第51页 |
| ·接触时间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 3 讨论 | 第53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全文总结 | 第55-57页 |
| 1 全文结论 | 第55-56页 |
| 2 论文创新点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