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7-8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第一章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相关理论概述 | 第9-17页 |
第一节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相关概念 | 第9-12页 |
一、 医疗保险 | 第9-10页 |
二、 城乡一体化 | 第10-11页 |
三、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建立社会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基本理论渊源 | 第12-17页 |
一、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12-13页 |
二、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13-14页 |
三、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第14-15页 |
四、 “构建和谐社会”理论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17-29页 |
第一节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7-25页 |
一、 我国现有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现状 | 第17-20页 |
二、 我国城乡三大主体医疗保险制度比较 | 第20-24页 |
三、 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凸显的主要问题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二元制度的成因分析 | 第25-29页 |
一、 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形成的户籍制度管理是其制度原因 | 第25-26页 |
二、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是其经济根源 | 第26-27页 |
三、 城乡政府财力差异是其形成的财政原因 | 第27页 |
四、 等级观念和小农经济思想是其形成的思想根源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构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29-37页 |
第一节 国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借鉴 | 第29-33页 |
一、 国家医疗保险制度——英国 | 第29-30页 |
二、 社会医疗保险型——德国 | 第30-31页 |
三、 商业医疗保险型——美国 | 第31-33页 |
四、 储蓄医疗保险模式——新加坡 | 第33页 |
第二节 国内试点地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模式借鉴 | 第33-35页 |
一、 嘉兴模式 | 第33-34页 |
二、 成都模式 | 第34页 |
三、 重庆模式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构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的现实选择 | 第37-48页 |
第一节 构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二节 构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的实现路径 | 第39-46页 |
一、 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并统一实施 | 第40-45页 |
(一) 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的必要性 | 第40-43页 |
(二) 提高医保基金统筹层次并加以统一应坚持的原则 | 第43-44页 |
(三) 统一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的措施 | 第44-45页 |
二、 构建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相融合的新型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构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 第46-48页 |
一、 制度一体化 | 第46页 |
二、 保障范围一体化 | 第46-47页 |
三、 地区一体化 | 第47页 |
四、 筹资一体化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构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48-51页 |
一、 加快户籍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居民户籍制度一元化 | 第48页 |
二、 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 第48-49页 |
三、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城乡一体化医保制度建设 | 第49页 |
四、 统一制度和管理,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 | 第49-50页 |
五、 建立长效机制、确定参保关系 | 第50页 |
六、 不懈探索发展、完善全民医保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