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5页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一、关于高技术产业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二、关于前沿效率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一、关于高技术产业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二、关于前沿效率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第三节 现有相关研究评述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高技术产业及前沿效率理论相关概述 | 第25-47页 |
第一节 高技术产业相关概述 | 第25-32页 |
一、高技术产业的界定与特征 | 第25-28页 |
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28页 |
三、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总体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第二节 前沿效率相关理论 | 第32-36页 |
一、效率与技术效率内涵 | 第32-34页 |
二、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第34-35页 |
三、技术效率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前沿效率评价方法 | 第36-46页 |
一、非参数评价方法(DEA) | 第37-43页 |
二、参数评价方法(SFA) | 第43-45页 |
三、DEA方法与SFA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45-4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效率评价 | 第47-69页 |
第一节 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前沿效率测度 | 第47-58页 |
一、测度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调整 | 第48-50页 |
三、前沿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第50-58页 |
第二节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效率变动分析 | 第58-68页 |
一、行业角度变动分析 | 第58-63页 |
二、地区角度变动分析 | 第63-68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前沿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79页 |
第一节 影响因素指标选取及模型建立 | 第69-71页 |
一、影响因素指标选取与数据调整 | 第69-71页 |
二、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71页 |
第二节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第71-74页 |
一、行业角度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二、地区角度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前沿效率受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 第74-78页 |
一、行业间差异性分析 | 第74-76页 |
二、地区间差异性分析 | 第76-78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79-84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79-80页 |
第二节 提高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前沿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80-83页 |
一、完善技术转移制度,防范技术转移风险 | 第80-81页 |
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调整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 第81页 |
三、合理控制研发经费投入力度,促进高技术成果有序转化 | 第81-82页 |
四、积极调整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 | 第82页 |
五、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为高技术产业化提供信息支持 | 第82-83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 | 第91页 |